趙薇在唐德影視的角色頗為特別,趙薇的哥哥趙建是唐德影視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0.67%,并擔任董事。
從幾年前華誼兄弟上市,披露一眾明星股東,到如今在預披露、重組公告中,明星的身影層出不窮。
明星,作為有一定資金實力的投資群體,游走于二級市場、一級市場,甚至IPO前的風投市場,與資本的聯系越來越緊密。
最近的例子,證監會公布第四十五批預披露名單。12家公司中,唐德影視由于股東中出現范冰冰、趙薇等明星而獲得外界關注。
影視公司上市綁定眾明星
浙江唐德影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其前身為東陽唐德影視制作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影視劇投資、制作、發行,藝人經紀,影視廣告制作,影視劇后期制作等業務,其中以電視劇相關業務為核心,曾拍攝過《永不消逝的電波》、《金大班》等電視劇。
其實,唐德影視的股東中不止有由于持股比例較高而被關注到的趙薇和范冰冰,它還引進了編劇盛和煜、齊星、余飛、柳樺,導演霍建起、滕文驥,演員張豐毅、巍子等作為直接或間接股東。
其中,范冰冰、趙薇、張豐毅、霍建起、盛和煜為直接持股,持股比例最高的是范冰冰,為2.15%,趙薇緊隨其后,為1.95%,張豐毅、霍建起、盛和煜持股低于1%。
唐德影視披露稱引入這些明星作為直接或間接,能夠使他們與公司利益趨于一致,引導產業鏈上下游的資源在公司平臺上與公司業務結合。事實上,這些明星也與唐德影視簽署了四年或以上的長期戰略合作協議或演藝經紀代理協議。
與其他明星不一樣的是,趙薇在唐德影視的角色頗為特別。趙薇的哥哥趙建是唐德影視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0.67%,并擔任董事。唐德影視也曾與趙建控制的企業北京普林賽斯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發生過關聯交易。該公司目前由妹妹趙薇控制。
如果說到影視公司與明星股東的密切關系,能量影視和陳魯豫可為一例。
同樣計劃登上創業板的能量影視,5月預披露了招股書。陳魯豫不僅是其第三大股東,其本人也在董事會擔任董事。同樣位列股東名單的還有周立波。
能量影視主要從事視頻節目的研發、制作和發行,主要產品為欄目、紀錄片、品牌服務類節目和電視劇。
能量影視與鳳凰衛視的淵源頗深,最初設立即是為了制作當時鳳凰衛視的《魯豫有約》。目前,鳳凰衛視向能量影視購買《魯豫有約》、《壹周立波秀》等節目版權,并委托公司制作《鳳凰大視野》、《皇牌大放送》等節目。
陳魯豫和周立波分別是《魯豫有約》和《壹周立波秀》的主持人。雖然這兩檔節目對營業收入的貢獻從2011年的將近一半下降到了2013年的五分之一,但依然是能量影視的王牌節目。因此能量影視不僅與陳魯豫和周立波簽訂長期合作協議,也通過吸收入股的方式進一步鞏固合作關系。
招股書顯示,陳魯豫持有能量影視325萬股,持股比例5.57%,為公司第三大股東,周立波持有200萬股,持股比例3.43%。發行后,二者的持股比例被稀釋為4.18%和2.57%。陳魯豫更于2010年10月進入能量影視董事會至今,進一步參與公司決策。
以股權綁定明星,將這種做法發揮得最好的要數2009年在創業板上市的華誼兄弟。當時的招股書顯示,其75人股東名單中有馮小剛、張紀中、黃曉明、李冰冰、羅海瓊、張涵予、胡可等一長串華誼兄弟旗下明星。
一位關注文化產業的創投人士表示,明星入股就像其他的股權激勵一樣,讓他們與公司利益一致,好好工作。上市后,公司的資源更加充足,發展壯大后對明星的依賴就相對降低,明星套現離開也沒有關系。
華誼兄弟招股書的風險提示中就提到“由于公司目前業務規模有限,少數簽約制片人及導演對公司業績的貢獻占比相對較高,馮小剛工作室在報告期內出品了《集結號》和《非誠勿擾》,2部影片約占報告期內發行人電影業務收入的40%和總營業收入的18%,公司對馮小剛團隊具有一定的依賴性。”
明星如何玩資本
明星越來越多地入股影視公司與創業板的出現和影視公司的陸續上市也不無關系。影視行業是傳統的高風險行業,前期需要大量投入,未來回報卻不易預估,令投資者望而卻步。
近年來,隨著華誼兄弟、華策影視、光線傳媒等一批影視公司陸續上市,并購頻繁發生,產業化越來越成熟,吸引了更多投資人進入,擁有資本的明星是這群投資人之一。明星和資本市場互動的玩法也越來越多。
日前,推出過《亮劍》、《永不瞑目》等多部電視劇的海潤影視借殼申科股份。交易完成后申科股份將持有海潤影視100%股權,主營業務將由滑動軸承生產銷售轉變為電視劇制作發行。海潤影視此番借殼估價25.22億元,增值率336.08%。
孫儷作為海潤影視股東,持股2.61%,重組完成后,占上市公司股份1.67%。此外,連奕名、蔣欣等演藝圈人士也出現在了海潤影視股東名單中。
更早一點,去年8月,長城影視借殼宏寶五金,前者的股東中也出現了演員孫耀琦。其成為股東源于長城影視2011年9月的一次增資。長城影視為加強與演藝人員的合作,主動引入多名合作關系良好的編劇、導演、演員作為股東。孫耀琦即為其中之一,增資后持股0.5%。
影視公司頻繁被上市公司并購,也讓這些影視公司的明星股東越來越多地通過上市公司公告被曝光出來。
6月,道博股份收購強視傳媒,后者在2011年8月到2013年9月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之前發生了多次股權轉讓和增資。2011年底,強視傳媒引入了演員葉璇以及杜淳成為其股東,兩人分別出資13.13萬元、40.62萬元,增資完成后分別占股0.91%、2.81%。
明星玩資本的手法也越來越專業
還是2011年,影視公司幸福藍海引入13名戰略投資者認購公司新增股份。演員吳秀波、編劇鄒靜之分別出資4504萬、901萬。吳秀波的出資額中,504萬為自由資金,其余4000萬則為借款。
吳秀波的做法是股權質押。將幸福藍海2%的股份質押給了南京業圖商貿有限公司,擔保的債權為南京業圖商貿有限公司向吳秀波發放的總金額為4000萬元的貸款。據了解,這一招巧妙的“空手套白狼”其實是上市公司并購中的常見手法。
從二級市場到一級市場,投資渠道越來越豐富,甚至有明星進入到IPO前的早期投資。“羽·泉”組合的成員胡海泉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2004年,胡海泉就涉足商業,創辦了EQ唱片公司并出任總裁,投資藝人、發行專輯。2010年又創辦北京巨匠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要經營羽泉品牌及延伸產品。在創投領域,胡海泉投資過新能源等傳統領域,也投資過在線旅游、手機游戲、智能手表所在的TMT領域;他參與過A輪融資,也當過天使投資人。
但是,明星玩資本做投資也受到不少質疑,認為可能涉及更多的內幕交易。去年底,李冰冰和任泉通過北京華博鑫業突擊買入祥云飛龍股份,后祥云飛龍借殼圣萊達,圣萊達重組方案出臺后,股價實現連續7個漲停,李冰冰和任泉浮盈近兩千萬。該投資曾一度受到市場高度關注與質疑。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