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家揭秘
一包垃圾賺兩成
舶來的點子,讓庫存飛
關于垃圾,雖說買的是勇氣、賣的是創(chuàng)意,但垃圾背后是否真的如賣家說的那樣物超所值。
對此,亞男告訴記者,所謂的物超所值不過是個噱頭,“打個比方說,外面賣10元的東西,我們當5元賣,但其實賣家還是有錢賺”。若非如此,也不會有人接著玩。
賣垃圾的店鋪都將目的擺在明處,許多店鋪都直接在介紹中寫明:這種“垃圾包”出售方式是從美國一些GEEK(極客,指追求尖端技術與時尚潮流的人)店鋪中學到的,這樣既幫我們清理了倉庫,又可以把驚喜帶給好奇的你。
沒寫在明處的是:除了清庫存,垃圾生意其實也很有賺頭。一個名為“月亮猜中誰的心”的賣家給我們透了點底:
1.賣得最好的是19元的“迷你垃圾包”,其次便是99元的“大垃圾包”。
2.一個垃圾包基本能賺上兩成。因為垃圾包”里物品的數(shù)量是根據價格來決定的。19元的迷你垃圾包里最多有3個“垃圾”。“除了你的庫存外,你可以將別家積壓或過季的貨物以低價收購過來,放在‘垃圾包’里。”
3.有一個秘訣:每一個垃圾包看似隨機,其實至少有一樣是賣家挑過的,會讓你覺得驚奇。“有的時候,新鮮感就等于物超所值。”
玩這個,你得“傷得起”
這是一場買家與賣家間的游戲,直到最后揭開謎底的那一刻。如果你不能承受失望的滋味,如果你是個較真的人,那么你就不要輕易點擊網頁上的那包“垃圾”。
這首先是因玩笑和游戲而起的商家小創(chuàng)意,大家追求的也許就是那開心一笑,但是它同時也是一項正規(guī)的具有法律契約意義的市場行為,所以在這里,我們仍然要對買家做個提醒。
不否認會有惡意的商家,趁此機會做手腳發(fā)些小財,拿你的好奇和誠心當玩具隨意揉捏,胡亂塞給你一包不知所云甚至是違禁產品、假冒偽劣商品,如果這樣,浙江一墨律師事務所的律師章碧珍說:那得維權,要個說法。作為一項有創(chuàng)意的市場行為,首先是要在不違反法律和遵守一定的市場規(guī)范的前提下運作。她同時建議,買家應該提高自己的維權意識,至少購買前,產品的范圍要問問靈清。
好了,考慮清楚之后,你會和你的朋友開個愚人節(jié)善意的甚至是略帶著點兒驚喜的玩笑嗎?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chuàng)業(yè)者、創(chuàng)業(yè)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chuàng)業(yè)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