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根到底在哪里?家族里曾經出過什么樣的名人?近年來,民間興起修家譜熱。一些職業修譜師和修譜公司應運而生。方水平2005年開始幫人修家譜,2008年成立了公司代人修家譜,至今已修過150多個家族的家譜,人數最多的家譜有近5000人,歷時近兩年才完成。
修家譜熱中搶商機
應了那句“盛世修譜”的話,現在民間修家譜很熱,幾乎每個鄉鎮都有人在修家譜。方水平說,修譜有個“十年一小修,三十年一大修”的傳統,但由于一些特殊歷史時期,很多家族的修譜一事基本就被擱置了,有的中間空了五六代人,至少六七十年沒有修了。如果挖掘現在老人的記憶,還可以往前追溯兩三代人,因此各地都在搶修家譜,像義烏、東陽的不少家族和村莊都已修好了家譜。
還有,隨著農村城市化的進程,很多自然村落、血源地都分散掉了,搶修家譜的工作更加迫切。目前方水平的尋源家譜方志信息服務公司,業務主要來自金東、婺城、蘭溪以及衢州等地。
客戶大多是老年文化人
方水平調查發現,現在修家譜的發起人一般都是老年文化人,這些人在家族或姓氏中有一定文化和地位,對家族歷史的延續、如何光宗耀祖考慮得較多,更迫切想將所知告訴子孫后代,不少已經修和正在修的家譜通常都是他們發起,經商的老板或年輕人贊助資金。不過,相比前些年,這幾年年輕人對家譜的認識在增強。有的市民生活條件好,兄弟姐妹一合計,花上三四千元,就來修一本一個家庭的個性家譜。
各色家譜中,最便宜的個性家譜花了幾千元,最貴的家譜達上百萬元,根據不同的包裝(一般分精裝和簡裝)、印刷紙張和印刷質量、入譜代數和人數,以及印刷冊數等來制定價格。隨著社會的發展,家譜產品類型也在不斷變化:古式線裝本、橫排本、豎排本等。方水平說,一般年輕人喜歡橫排的家譜,而老年人喜歡豎排的家譜。
說起自己修家譜的收入,“還是可以的”。方水平表示,代人修家譜也有淡旺季,開譜慶典一般選擇在下半年,所以他們修家譜的旺季是10月至第二年的5月,其他時間則是淡季。另外,公司還拓展了修村志的業務。
會修家譜的員工難找
“現在找我們公司修家譜的,很多是客戶介紹過來的,但會做修家譜這活的人難找,我們公司現在10多個員工,經常忙不過來”。修家譜不難,但修好一本家譜很難。方水平告訴Cye記者,修家譜需要仔細考證,要把每個入譜的人員出生、升遷、嫁娶等軌跡都找到,何時遷徙、埋葬在哪里等都要弄清楚,掌握好所有要素,并真實、詳細地記載,不錯、不漏,把家族人員和相關資料都收集、整理好,才有可能修好家譜。
另外,家譜一般都有凡例、源流考、序言、概況、贊傳、后記、字輩排行等內容,這些內容如何表達,文章寫得好差都會關系到家譜的質量。修家譜的人既要懂歷史文化,有一定的文化功底,認識和會運用繁體字,還要會用五筆字型輸入電腦,甚至是拼字或造字。做這一行不算很辛苦,但現在一般入譜的人員比較分散,收集、調查情況時會比較麻煩。會修家譜的員工之所以難找,還有一個原因是有的員工干了一段時間會做修家譜的活了,就自立門戶或轉行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