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市場潛力巨大,預計2008-2012年間,全球碳市場規模每年可達600億美元,2012年全球碳市場將達到1500億美元,有望超過石油市場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賺錢投資空間巨大,易碳家期刊對此總結了針對于個人的投資機會和項目的一些思路,希望能對廣大創業者提供一些啟示。
>> 名詞解釋:
·碳排放
碳排放是關于溫室氣體排放的一個總稱或簡稱。溫室氣體中最主要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詞作為代表。雖然并不準確,但作為讓民眾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簡單地將“碳排放”理解為“二氧化碳排放”。多數科學家和政府承認溫室氣體已經并將繼續為地球和人類帶來災難,所以“(控制)碳排放”、“碳中和”這樣的術語就成為容易被大多數人所理解、接受、并采取行動的文化基礎。
·碳交易
碳交易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場機制。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通過艱難談判,于1992年5月9日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通過了《公約》的第一個附加協議,即《京都議定書》(簡稱《議定書》)。《議定書》把市場機制作為解決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新路徑,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簡稱碳交易。
>> 創業投資者可把握碳交易商機的一些思路
(一)直接投資碳交易相關資產
由于一些從事碳交易的公司有較高的收益率及較好的發展前途,因此投資于碳交易領域有望良好的回報。
目前,很多大型金融機構已經開始涉足該市場。摩根士丹利宣布,在今后的5年內將投資30億美元擴展二氧化碳排放額度業務,包括投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項目和公司;高盛則購買了CCX的10%的股份;美國銀行已成為CCX及芝加哥氣候期貨交易所(CCFE)和歐洲氣候交易所(ECX)的會員,還將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入股以上三家交易所的控股股東——氣候交易所公司(CLE),并計劃在未來3年內購買5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排放權,推向機構和零售金融產品市場。
(二)投資碳基金
碳基金是以碳交易作為主要獲利來源的基金,對碳資產進行投資。主要投資方向包括環保項目中的碳相關業務,以及為新生的碳市場提供流動性。
現有的碳基金主要由歐洲國家設立,加上世界銀行和日本的碳基金作為補充。2006年已有64億美元被投入50個碳基金用于購買碳減排。
碳市場上的碳基金可分為五種:第一種是國際多邊援助機構受各國委托所設立的碳基金,其中最為著名的是世界銀行所管理的碳基金,世界銀行基金具備政策等優勢,一般審核更嚴格,價格卻并不算高;第二種是國家的基金,例如西班牙、意大利等國的專門基金;第三種是包括非政府組織在內的一些機構所管理的基金;第四種是私募基金,其最為活躍;最后一種是乘行業景氣時涌人的小基金。據易碳家期刊雜志了解到,目前,世界銀行管理著包括小區發展碳基金在內的9個碳基金,總額已超過19億美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