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北京市區的車位價格普遍已經上漲到20萬以上,而四環內一些樓盤的車位已經達到50萬元,基本相當于一輛寶馬5系的價格。
數字顯示,中國的汽車保有量2012年已達到1.14億輛。龐大的汽車保有量,也催生了一批與之相關的暴利產業鏈:車位、車牌、輪胎、汽車美容等。九個頭條經過梳理,來展示汽車行業的暴利產業鏈。
一:車位——相當于一輛豪車價格
不僅北京等一線城市車位價格高企,像成都這樣的二三線城市,車位價格在近7年也暴漲10倍,哈爾濱車位更創出30萬天價。
因為具有保值、增值能力強、成本低等的特點,車庫、車位成為暢銷品和限購下的新投資品。中國商業地產聯盟專家委員、星河灣商業地產顧問機構總經理李勇剛說:“現在車輛的保有量越來越高,雖然每個小區根據國家規定建有一定比例的車位、車庫,但遠遠滿足不了業主的需求,一部分業主還是得不到車位、車庫,這就增加了它的投資價值。另外,車庫、車位的成本只要10多萬,轉手就能賣15萬元-16萬元。”萬龍地產副總經理王建明也表示,車位少、屬于供不應求的產品,具有投資價值。越高檔的小區,車位、車庫的需求量越大,價格越高,投資性也就越強。
但是車庫為商業產權,轉手的交易稅較高。但車位沒有產權,只要在物業管理中心交易或者自行交易即可。另外,大多數小區的車庫、車位只銷售給本小區業主,并且限制套數,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無限制地購買。
二:車牌——一塊鐵皮屢創天價
在新一年上海首次私車額度拍賣中,車牌價格一路走高,達到7.5萬元以上,創出歷年新高。2012年6月,北京二手車牌更創出15萬元的天價。此外,有消息稱,由于廣州實施車輛上牌限制,使得原來就很難辦的粵港兩地通用車牌更加緊俏,同時也出現了大量代辦粵港通用車牌的中介公司。據說此類車牌的價格也已經在百萬元以上。
而從近兩年來上海的車牌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漲幅比較來看,“車牌投資價值勝房產”——這一說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立。其實,從不少地方來看,車牌除了使用價值以外一直都有另一大價值——投資價值。據悉,上海二手車牌已逼近8萬,廣東二手車商僅二手車牌就狂攬9億。車牌價格上漲的背后,炒作是最大推手。
三:汽車美容——利潤高達20倍
時下,隨著私家車保有量的增加,如何保養、如何裝飾或改裝愛車,都是不少車主在琢磨的事情。但是,同一種車用裝飾品,在不同的汽車美容店內價格相差數倍。
汽車用品差價為何會如此之大?汽車用品行業的利潤究竟有多高?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汽車美容行業的確是個暴利行業,利潤有幾倍甚至有十幾倍的。以改裝汽車音響為例,其利潤一般高達50%以上。
普通玻璃貼膜,一卷15米6600元,一般2米做一輛車,成本核算下來每套950 元左右,而報價則高達1480 元。按這個價格來算,經營者能拿到相當于原材料40-50%的利潤。光觸媒國產原料的成本價一般為40元,但市場賣價可以達到800元,利潤高達2000%;再有,一套真皮座椅賣到近3000元,但成本只有1000 多元;成本還不到100元的布座套,加工后卻賣到了700元左右。
四:駕校——年利潤可達600多萬
環球時報《“3300元根本打不住” 武漢多所駕校暫停招生》一文,曾引發公眾對駕校暴利的熱議。該文曝光了校真實利潤——收1名學員駕校教練各賺千元。
據悉,雖然各地駕校收費標準不一,但大致上是兩輪2000左右,四輪4000左右。開駕校,只要取得開校資格,買一兩部車,再租用一塊地就可以了。以每個月各類證件學員各20個人來算,固定開銷加教練的工資,成本還不足5成。也就是說利益額大于50%,顯然已是暴利行業。有數據顯示,一個普通駕校,每年的純利潤就高達600多萬。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