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主的“變現”
不過下坡路上的生意,也被“旅行”做得有模有樣。現在,他會挑選不同的夜店組織活動,照顧多家的人氣,也為提升成員們的新鮮感。工體附近的夜店負責人也都與“旅行”熟識,平時他一般靠“刷臉”進出。
群里的7個管理員,與“旅行”都是相識數年的好友,他們偶爾會幫助清理頻繁發廣告、搗亂的人,并不負責組織活動。不論是最簡單的夜店Party,還是前些年的海邊聚會,都由群主一手操辦。在“旅行”看來,一旦有了利益上的糾葛,朋友關系早晚受損。
至于跟“旅行”一樣的群主,在工體的夜店圈里還有很多。他們絕大多數都無業,可以全身心投入此間。“旅行”認識其中一些人,但并不真正混入“群主圈”,在他看來,跟那些人相處沒有意義,找別的朋友聊聊,還可能談成個項目,掙點錢,“我是白天要上班的人。”
對于自己的獲益,“旅行”這樣解釋:“大家出來玩都明白怎么回事,說利用有點太功利了,應該叫做雙贏吧。”
按照他的分析,城市越大,越覺得朋友太少。約時間也是難題,今天你有事明天我有事。地點也是大問題,永遠只能約定在簋街(北京知名美食街),即使那里名 不副實,又貴又難吃,但它處于這座超級大城市的中心地帶,能顧及到住在各個CYE城區的人們。很多人除了同事,幾乎沒有別的社交圈,即使有心去夜店,也不愿與同 事一起,因為那種地方難免有時失態,于是便只能宅。其他娛樂方式,諸如唱K、打臺球、酒吧看球等等,日子久了玩膩是個問題。同時,大城市的高消費也是個大 問題,這樣通過QQ群偶爾去一次夜店便成為性價比很高的選擇,何況女士們還免費,而且群里沒有同事,都是陌生人。
在喧鬧的聲色場,活動發起者—群主們并不知道每個人白天干什么工作,是公務員、開公司或是其他。他們清楚的是,群成員們都帶著相似的心態來到這里,圖個放松,這與喜愛徒步、騎行、攝影的其他圈子都一樣,各有所好而已。不同的是,這圈子背負了更多的世俗看法。
“其實,我第一次接觸QQ群聚會的時候,挺反感的。”“旅行”說,最初,他覺得陌生人之間會無聊,還不如獨自去夜店買醉。成為群主后,他慢慢體會到個中樂趣。在他的群里,有人成為摯友,有的成為情侶,還有的結婚了。新人進來,會擔心地問活動是否好玩,是什么樣子。
“你問我沒有任何意義。”“旅行”都會這樣回答。大城市娛樂場所相對正規,新人盡可以先來感受一次。如果覺得不好,以后找其他的娛樂方式,或是換個QQ群都可以。慢慢的,留在群里的就都是志趣相投的朋友。
季節性收入
每年的中秋、國慶雙節期間,是QQ群聚會的淡季。大家忙著過節,或出游,或花錢花到囊中羞澀;雨天和過冷過熱的天氣,也會嚴重影響群主們的收入。為了降低風險,一些規模不大的QQ群往往會三兩合并辦活動,幾個群主之間分攤夜店賬單,減少因來人少而飆高的人均成本。
直到11月初,長假已過,新的一月工資已發,天冷而又未到嚴寒,年輕人有錢有閑,便重歸旺季。不過這兩年即使到了這時,群主們的收益也遠不能和四五年前 相比。就算與2011年相比,參與群聚會的人數都少了一半。“旅行”還記得,有次他過生日,來了200人,塞滿了8個卡座。今年,他的生日聚會上只有五六 十人。
這是互聯網趨勢變化的一個縮影。愛玩的人還是那一撥人,社交渠道卻多出了微信、陌陌……以前只有QQ群這一個交友聚會途徑,愛玩的年輕人,他們去夜店只能用QQ聯系,而且是在電腦上——現在,他們都用上了智能手機。
“旅行”的QQ群,在北京的夜店交友群里排名靠前,但也已少有人聊天。被切分的還有QQ群聚會這塊蛋糕。愛玩的年輕人沒有變多,蛋糕并未膨脹,分的群主 卻多了。不混群主圈子的“旅行”,因為工作生活越來越疲于分身,也不再積極組織戶外活動。但他仍保持每周兩次的夜店Party。談及利潤,他很肯定地表示 超過30%,但跟前幾年比,因為參與的人員變少,正在呈下降趨勢。
QQ誕生至今,已是第15年。對于QQ群里的類似故事,騰訊一直都知情。他們反復強調,這樣的事情純屬用戶個人行為,他們只負責提供產品服務并做適當的調度。
騰訊曾在QQ群聊中插入廣告的嘗試,在堅持了一個多月后進入“停擺”。2013年6月初,各QQ大群群主先后接到來自官方旗下“騰訊智達聯盟”的消息,被告知已經接到廣告訂單,群主只要愿意投放到自己的QQ群中,就可分得每條幾分到幾塊錢不等的報酬。
一個半月的內測過后,各群主收到多則幾十、少則幾毛錢的廣告費結算,就再也沒有人接到任何廣告。7月15日,官方通告正式上線時間是:待定。兩個多月過去,騰訊對QQ群的首次商業化嘗試宣告持續冰封。
“旅行”對這個消息并不在意,在他看來,一款工具屬性的產品依靠廣告分成的模式顯然并不能長久。
趕在國慶假期前,“旅行”入手了他的新車,QQ群里成員們鬧著要試坐。于是他為長假中無聊的男男女女們組織了聚會,先AA吃飯,然后是照常男400元女 免費的夜店Party。在QQ群的龐大平臺上,他不是最早開始掙錢的那個,也不是掙得最多的那個,但卻是這大都市茫茫人海中掙得還算輕松的那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