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維修業務,家電管家還回收舊手機。當期盼已久的iPhone 6和iPhone6 plus開始推向市場,王先生迫不及待地想要換掉2012年入手的七成新iPhone 4s ,他在北京市朝陽區東大橋百腦匯轉了一個下午,卻不滿意店家提出的800元報價。現在,他能夠通過家電管家,輸入手機品牌、型號、容量、顏色、折損程度,快速查到收購價格。
采取同樣模式幫助消費者提供手機維修服務的還有來自硅谷的創業公司iCracked,不過他們只專注蘋果系列設備的維修服務,同時也是美國最大的iOS設備維修服務商之一。
成立已4年的iCracked主營業務是維修智能手機、出售二手手機等。現在,這家公司在美國120家蘋果店外派出“iTechs”人員,他們不僅可修復手機破損的屏幕、收購舊手機,從2014年8月開始,還提供手機保險。
手機維修O2O還剛起步
國內智能手機維修市場的盤子的確很大,有數據顯示預計2014年中國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將達到4.2億部,而國內手機返修率平均在10%到15%,初步估算至少有4千多萬部手機需要維修。手機維修從線上延至線下大有機會可言,但與此同時,也不得不看到這個市場中存在的壁壘。
比如說,除了家電管家和Zealer這種做自有的維修平臺外,還有一些線上維修平臺與線下維修網點達成合作,讓消費者與網點對接。這樣的合作模式雖然可以幫助維修平臺快速拓寬市場,但如何改變維修網點的傳統維修模式,讓其自主使用該平臺還需打磨。
另外,有投資人對騰訊科技表示,諸如58同城、趕集網這樣的生活信息分類網站已經涵蓋手機維修和回收服務,這種情況下如何有效推廣維修平臺的知名度,以及如何沉淀用戶還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除上述所說,做手機維修平臺還需要較大人力投入。以上門維修為例,維修人員一天的接單量往往低于實體店面中的接單量,推廣成本也較高。
可以看到的是,手機維修O2O正在成為創業熱點,其市場的潛力昭示了這個行業還存在巨大想象空間,但真正實現手機維修O2O普及還需要時間驗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