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說的是野草的生命力。其實,“草根”與庶民同義,它源于19世紀美國的淘金時期。傳說黃金總藏在叢草雜生,繁盛茂密的地方。后來被引入社會學領域,用來表示“基層”、“大眾”的意思。不難理解,草根營銷就是社會底層的大眾營銷。 稱兄道弟未必真哥們,走得近乎未必好關系。一直以來,人們以為血濃于水,實際上,最親密的社會關系往往并不是“強連接”,而是毫不起眼的“弱連接”。就像小道消息比大眾傳播往往來得更準、更快一樣,“弱連接”雖比不上“強連接”,沒有金字塔式的堅固體系,但卻有著低成本,高效能的傳播效率。
美國經濟學家道格拉斯曾說:“草根并不單是草根,草根也能帶來豐富的市場資源,還能帶來高的市場占有率和高的市場份額。” 有人總結過,奧巴馬巧入白宮是營銷界70年來最有創意的十大點子之一,并被《廣告時代》雜志(AdAge)的讀者推選為2008年度最佳推銷員。在那場舉世矚目的競選角逐中,幫助奧巴馬成功勝出的卻是草根營銷。
2006年,美國時代周刊把“你”評選為年度風云人物,這在某種程度上標志著“你時代”的全面到來,標志著以個人為中心的互聯網模式——Web2.0的到來,其實是草根營銷的到來。就像我近日為客戶策劃的一個近百億的產業園區項目,并非專業推薦,或政府引資行為,它的創意居然來自兩個幼兒園小朋友的一次聚會聊天。
銷售絕不能看人吃飯。過去我們總想定位營銷,把“那一半浪費掉的廣告費”找回來。試想,如果沒有大眾對奔馳和寶馬的極力崇拜,哪有世界級的品牌出現。雖然大眾無法消費這些大品牌,但“三人成虎”的力量不可低估。談論的人多了,難道離事實還遠么?
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當“明星”營銷成本居高不下時,草根營銷悄然而至,成為企業成本控制的必然。百姓追求實惠和社會呼吁誠信的社會背景,是草根營銷擴張的土壤。草根營銷是全員營銷的延續,是進一步使產品快速占據市場的再細分行銷,更加滲透目標客戶群,即終端市場。市場的細分呼吁專業草根走向一線,草根營銷也不例外。
國人崇尚四兩撥千斤,商人更喜低成本經營。在如今這個注意力經濟時代,企業應重視草根,更需要提升受眾與非受眾的市場品牌的口碑。草根營銷將越來越受歡迎。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