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0 01:30:07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上海) 跟貼 1 條 手機看股票 有這樣一家電影公司,它2004年成立,每年都獲得奧斯卡提名甚至獎項,2006年該公司推出的關于氣候變暖的電影《難以忽視的真相》更是獲得了全球歷史上紀錄片票房第三的好成績,2009年該公司推出的關于保護海豚的《海豚灣》再次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
然而,票房并不是這家電影公司的目的,該公司希望通過票房收入支持社會題材的電影拍攝,喚醒人們的環境、人權意識,并積極參與,因此該公司起名“參與者”(Participant Media)。“參與者”是一種商業模式的代表,這類企業被稱為社會企業。
社會企業的特點通常包括:1)以企業形式經營;2)以服務公益為目標,業務本身能確實解決社會問題;3)有限的利潤分配,獲利大多用于公益用途,不依靠捐助。例如英國的Life Water公司,它的瓶裝水品牌Belu,采用碳中性包裝以及天然水源,產品在英國的高級餐廳和超市銷售,經營所得全部投入世界各地的水資源改善計劃。
社會企業概念最早在上世紀70年代由英國提出,90年代末,經合組織(OECD)和歐盟開始在成員國中推廣這一概念,英國也將這一模式作為國家文化的一部分向全球推廣。現在,社會企業在全球多個國家都建立了起來。
社會企業的誕生,首先是緣于政府財政緊張,無法對非營利組織進行持續援助。美國的社會企業大量出現在上世紀80年代,就是因為卡特政府在70年代末開始收縮政府的社會福利支出。另外,政府或大型非營利組織無法滿足多樣化的公益需求,而在細分市場,企業具有優勢。第三,用產品和服務來衡量公益績效,比捐款等形式更簡單、透明,而且企業家精神往往使得公益組織更有活力和持續性。
現在社會企業已經成為許多創業人士的新選擇,一個成功的社會企業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將已有資源與成熟的商業實踐創造性地結合,并且商業模式越簡單越好。這需要一些跨行業、跨區域的想象力,而簡單的商業模式則對技術、資金和人力資本的門檻要求較低。
Ventures in Development成立于2006年,該公司產品為Shokay 品牌的牦牛絨產品,旨在幫助中國貧困地區的牧民。中國藏區每年出產的400多噸牦牛絨,一直只是被牧人用在帳篷、繩子、棉被等日用品上,而Shokay則將它們制成在國際時尚界大受歡迎的高端針織品。公司對牦牛絨以95元/公斤的價格收購,遠遠高出普通中間商平均5元/公斤的價格,3000多牧民因此提高了收入。Shokay目前在全球已有100多個店鋪,Shokay的獲益繼續被用于對牧民進行謀職技能培訓、小區建設等。
第二,讓獲得幫助的群體能參與到該商業經營中,授之以漁。與普通企業的捐助不同,社會企業要讓獲得幫助的人獲得參與經濟的技能和機會。
成立于1991年的Big Issue是一份幫助流浪漢的英國雜志。經過登記的流浪漢可獲得一定數量的免費雜志進行試驗銷售,然后購買銷售,從中學會以合法收入來源取代乞討的方式生活。雜志社還培養棚戶區居民成為投稿人和專欄作家,雜志內容覆蓋城市流浪者的現狀及相關信息、當地新聞和趣聞。而雜志的盈余資金都投入對流浪漢健康、工作、居住的幫助中。
第三,與政府、其他企業的廣泛合作。許多商業企業都有投身公益的希望,應與它們積極合作,獲得經驗和技術支持。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創立的格萊珉(Grameen)基金會就與達能、威立雅、巴斯夫、阿迪達斯等跨國公司建立了多個社會企業。例如,2006年成立的格萊珉達能公司,生產一種供兒童飲用的酸奶,這種酸奶強化了日常兒童飲食中缺乏的所有微量元素,但價格讓窮人都買得起,公司希望用這種酸奶改善孟加拉國兒童營養不良的狀況。格萊珉達能公司獨立運轉,企業投資者除了收回其原始投資外,永遠不得分紅。
社會企業的意義不僅僅在于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而是通過吸納受益者參與將他們變成未來的公益參與者,將公益融入公眾的消費生活中。
社會企業概念能否在中國推廣?
它至少面臨兩大挑戰,第一,社會企業依賴高度的自主性,當真有一大堆錢擺在面前的時候,有多少人能守住“公益”與“私利”的平衡呢?需要社會公益意識和監管達到一定水平。第二,經營企業必然有經濟風險,企業家的能力和精神是必需的。傳統的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可能并不具備這樣的素質,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社會企業的發展前提是徹底檢查中國的慈善監管體系,而且需要更多有企業家精神的人參與。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