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企業又掀起了赴美國上市的小高潮。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全年,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總數接近40家,有望創歷史最高紀錄。其中,當當網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美國投資者說,這是中國的eBay,當當網上市首日股價大幅飆升近90%,IPO總額為2.72億美元。同一天,優酷網也在美國紐交所上市,首日股價飆升超過160%,IPO總額超過2億美元。
點評:當當網和優酷網在美國紐交所猛烈“圈錢”,只是今年年初以來,中國企業密集赴美上市的一個縮影。中國企業赴美國上市,對雙方來說都是好事。中國企業可以從國際市場融資。而美國投資者可以分享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成果。但應該看到,中國企業能在美國市場融資成功,“中國概念”的包裝起了很大作用。特別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后,中國經濟率先恢復了GDP的高速增長。國際不少媒體也發出了“中國經濟奇跡”的驚嘆。在這種光環下,中國赴美上市的企業,身上多了一層“巨大市場”的華麗外衣,股價都受到了追捧。但問題是中國經濟當前亦存在不少問題,特別中國經濟面臨通脹的威脅,加上當前調結構的壓力,經濟放緩很有可能。這時,那些空有“中國概念”而缺少業績支撐的企業必然會被打回原形。最終會拖累中國概念的良好形象。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