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三、企業能否經受得住贏利模式的五項修煉?
確定了企業戰略設計,并經過五要素贏利模式檢驗后,走在二次創業路上的民營企業,還必須苦練營銷管理等內功,圓滿完成企業贏利模式的五項修煉:從讀懂行業標桿企業的戰略部署開始,以戰略手段重組企業內外部價值鏈,推行品牌營銷和技術創新的底線投入法,積極開展老板工作任務的個性化再造,同時精心構建重大決策的精英會制度。其實,民營企業管理高層不缺少市場的敏銳,而是缺少把個人的修為變成集體的戰略自覺性。五項修煉,也就是創業團隊的集體提升和團隊思維模式的再造。
企業贏利模式的五項修煉,要從組織運營的角度、保障企業戰略設計和贏利模式五要素出發,才能得以有效執行。在這個過程中,企業老板和創業高層的決心就顯得尤為重要。二次創業的困難既包括客觀經營環境的重大變化,也包括既有思維模式的突破和變革。只有企業管理人文環境的改善,也才能吸引和用好職業經理人團隊,從而將贏利模式從戰略層面落實到績效層面,實現二次創業利潤導向的務實成長。贏利模式能否實現滿意的經營利潤,關乎二次創業的成敗。
經過對以上的問題的“三思”,我們大體可以得出民營企業贏利模式的五種戰略選擇空間,分別包括:品類創新戰略、扁平化交易戰略、寡頭壟斷的破局者戰略、產業鏈重心下移戰略、深挖洞廣積糧的潛伏者戰略等。在具體選擇時,企業高層需要審時度勢、謀定自己獨具特色的企業發展戰略。
品類創新戰略是利基營銷的源頭,它是傳統細分市場戰略的逆向創新思維,從技術和客戶應用價值等方面重新構思產品和服務方式,為客戶帶來耳目一席的解決方案。扁平化交易戰略,簡化交易環節、增強客戶互動性,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時,還可以提供更多的客戶服務價值空間。拜電子商務和網絡營銷所賜,扁平化戰略已經在一些具有先見之明的企業開花結果了。沃爾瑪的做法就值得很多企業學習,他們把信息的價值上升到企業戰略的最重要因素,通過及時互通的信息網絡,盤活了上游供應、商場銷售和客戶服務等重要經營環節,降低了各個內外部各個交易環節的成本和時間,在增強自身和合作伙伴贏利能力的同時,還讓客戶嘗到了更多的低價享受。
寡頭壟斷的破局者戰略,在國內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國內的工業品行業,高端技術和海外渠道被一直處在跨國公司掌控的局面,而國內企業卻始終屈身于低端的加工制造。就連一些知名的中外合資企業,外方也不會把核心技術開放給中方,名義上是合資企業,實則是合作加工企業。16年前,徐工集團與卡特彼勒合資建廠,就是抱著以市場換技術的方式,想在大型挖掘機的高端技術上有所突破。而16年來,美方工程技術人員像防賊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著自己的技術秘密,讓當初心懷期望的徐工竹籃打水一場空。今年6月份,徐工果斷放棄了合資企業的股份,以6.8億元出讓15.87%的剩余股份,從此與卡特彼勒分道揚鑣。就在同時,徐工高調舉辦了大型挖掘機新廠房奠基儀式,宣告徐工進入到自主研發的新時代。徐工,也為國內工業企業上了一課:不要依賴于外方的核心技術,必須要自主研發才能真正掌握高端技術的命門。
產業鏈重心下移戰略,在消費品行業業已蔚然成風,而工業企業卻很少有人問津,這也留給了后來者或外來者重大的商機。如今控制終端者為上,像阿里巴巴、慧聰、廣交會這樣的虛擬或實體銷售終端品牌,也定會有更好的后來者。而潛伏者戰略,適合一些市場增長和技術革新相對緩慢的行業,精益求精的小改善,終究會導致行業局面的整體改觀。
難道如此之多的工業企業,就只有上述五項戰略選擇嗎?肯定不是。事實上,當戰略模式標準化的時候,就意味著企業只有通過創新,才能取得更為有利的競爭地位,所以,不要期望有什么標準贏利模式可以套用,但無論要采取什么樣的戰略選擇,必須要確保能夠通過“三思”的考量,否則無法確保戰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我想在這里提醒各位民營企業家,那就是,二次創業成敗在于戰略定力。很多工業企業,在戰略制定時信心滿滿,覺得自己找到了光明的道路。在執行的過程中,很多環境因素變化了,競爭對手也會對自己的營銷努力采取反制措施,而且當初領先的戰略要么被模仿,要么就被趕超了。是繼續堅守原先的戰略,還是改弦更張呢?其實,戰略就像人生的出路,看似有很多的選擇,其實也就是一個獨木橋。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寄希望于一個完美的戰略,然后就可以一蹴而就、飛黃騰達了,可事實呢,夜里想來千條路,早上醒來路一條。
戰略,是資源配置的一種組合方式,是企業核心競爭力面對客戶需求和市場競爭特有的面對方式和姿態。正因為是核心資源,很難在短時間內大幅改變,所以戰略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固態化,不是想變就能立馬改變的。可能是國內近三十年的發展太火熱,以至于讓我們忘記了冬天的存在,一些企業在形勢不順的時候,就會有另起爐灶的沖動。正是因為固守著之前快進快出的投機性思維,讓我們的企業家總是無法修煉圓滿,要知道,企業家需要具備一種企業精神,創新和執著是最可貴的企業家品格,而這并不是每個正在經營企業的老板都自動具備的。希望我們的民企在遇到大困難時,要創新運用資源度過難關,不能總是想著繞道而行,就是一時半會想不到高招,也要執著地過冬,心中從不放棄的春的希望。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