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看好贏利預期
在今年6月發布的研究報告中,瑞士信貸將新浪微博的估值定為46億美元。9月7日,美國投資銀行派杰發布投資報告,授予新浪股票增持評級,并對新浪微博的贏利前景充滿信心。
派杰在報告中提到:“我們預計,新浪微博2012財年營收將達到6250萬美元,2013財年將增至2.1億美元。”之前,新浪首席執行官兼總裁曹國偉也曾表示,新浪微博將于2012年實現贏利。
投行對微博的看好建立在看好中國社交網站贏利速度的基礎之上。盡管微博是國外推特(Twitter)的舶來品,但國內的微博早已不僅僅是推特,而是更加中國化、更具媒體屬性及社交價值的中國版推特。簡單地說,國內的微博更像是推特與社交網站臉譜(Facebook)的結合體。
派杰發布的數據顯示,臉譜去年每用戶平均營收為3.70美元;截至今年第二季度,人人網每用戶平均營收也接近1美元。二者分別是國外、國內社交網站贏利的代表。
一旦正式商業化,擁有更多用戶數的微博贏利速度也可以預期。況且微博用戶數正在飛速上升,今年年初,騰訊和新浪相繼透露的微博注冊用戶數據為1.2億和1億。而新浪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半年后,新浪微博用戶數量已經增至2億。
“鑒于中國其他社交網站的貨幣化速度,我們對新浪微博每用戶平均營收(ARPU)的預期充滿信心。”派杰在投資報告中如是說。
代表未來互聯網趨勢
四大門戶網站,無論哪個都“不差錢”,目前最重要的,還是想方設法吸引更多、更優質的用戶,以在未來的戰斗中獲得勝利。
“社交加本地化加移動(SOLOMO)代表著未來互聯網趨勢。”曹國偉的話逐漸得到證實,而微博也正符合了互聯網SOLOMO的發展趨勢。
就移動性而言,微博自誕生之初就具備移動的屬性。現在,微博應用在各大APP應用市場下載量中位列前茅。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用戶習慣使用手機、平板電腦上微博。
在曹國偉看來,新浪微博是一個社交平臺。他在剛剛結束的數字媒體峰會上說:“微博不僅是媒體平臺,因內容聚合、分享和溝通,產生用戶社交關系平臺,我們可以建立更多娛樂互動平臺、電子商務、社交網絡等。”丁磊和馬化騰也有類似表述。丁磊說:“微博作為一個非常好的SNS(社交網絡)典范,正在改變中國互聯網閱讀和交互的習慣。”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則談到,微博是基于社區,又帶通信及媒體形態的產品。
微博也正逐步向社交屬性轉移。以新浪微博為例,為加強用戶黏性,新浪為名人設置了V認證,為企業設置了藍色的V認證,還為非名人上線了微博達人認證,只要滿足簡單的條件,與手機綁定就可以成為微博達人。
“認證會增強用戶的心理滿足感,也會增加黏性。”新浪微博人員這樣向《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解釋設置各種認證的原因。且認證后用戶并不需要使用本名,可以隨意使用自己的筆名或喜愛的名稱。
新浪微博還在6月23日上線了微博桌面,目前下載量已達到170多萬,這個桌面有點類似于QQ的界面,微博用戶可以使用微博桌面與自己關注的人即時聊天,而不用再登陸微博頁面。業內人士分析,新浪此舉意在將原來的即時通訊用戶轉移到微博平臺。
前不久,新浪微博與上海捷布士共同推出了LBS產品新浪“微領地”,此舉也可看做新浪本地化運營的開端。通過LBS接口,可以使開發者構思出更有意思的本地化應用產品,用戶可以搜索其所在地點如酒吧、演唱會現場、咖啡廳的周邊微博,搜索指定地點周邊的人。
“新浪微博的下一步工作,就是把微博做大變成一個平臺,從而圍繞這個平臺打造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生態體系。”曹國偉這樣說。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