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現了“紅酒交易中心”,注冊香港的“中國期酒交易所”以及四川宜賓的“四川聯合酒類交易所”等新的酒類交易平臺近來不斷涌現。與此同時,各大酒商也不甘寂寞,紛紛推出了原酒交易。投資品與金融“聯姻”的盛況,從藝術品“燒”到了酒。
文交所模式被“復制”
本報此前曾對亞洲首家紅酒交易平臺上海紅酒交易中心做過報道,而時隔三個月之后,該類交易平臺已經如雨后春筍。
9月18日,一家名為“中國期酒交易所”的機構推出了具有投資屬性的酒品交易。記者昨日在其網站上看到,目前該平臺上相關交易品種已經多達13種,包括茅臺、五糧液、劍南春和皇臺至尊在內的四款高端白酒,以及梅鹿輒、尼雅、瑪歌紅亭和拉菲古堡等四款高端紅酒的“股票”,每款酒都有對應的代碼和“股價”。以五星茅臺為例,這瓶酒被交易所標價2000元,發行價為實物白酒價格的1/100,也就是20元,昨日這只“股票”價格約在20.78元左右。
如果將上市前路演、定向認購、價格撮合交易制度、傭金、第三方資金結算存管、漲跌停限制等交易規則結合起來,該平臺推出的交易模式與天津文交所推出的藝術品投資有些類似?蛻艨梢酝ㄟ^在線開戶、在線充值、在線進行申購,但需交納一定的保證金。和所有的期貨品種一樣,期酒有杠桿,并且還是T+0交易。與期貨交易不同的是,“期酒”交易時間為每周周一至周日連續7天,每天從9點到21點連續12小時。此外,上市品種的漲跌幅度目前為20%。
在推出僅僅一個月之后,該平臺上的某些品種就被爆炒,截至昨晚20點左右,13只交易品種中就有5只漲停。以“尼雅2013”為例,該“股票”發售價格為10元,當前價格已經漲到了50元左右。
交易平臺如雨后春筍
與此同時,國內首家白酒現貨交易所——四川聯合酒類交易所,近日也在宜賓開市營運。除了商品貿易的屬性之外,這家酒類交易所也被賦予了其他功能,這家交易所已在籌備推出川酒“六朵金花”中的兩款品牌白酒的期酒作為投資理財產品。
此外,各大酒商也不甘寂寞。日前,“濃香鼻祖”瀘州老窖集團和發售方深圳市私享一號酒業有限公司攜手北京金馬甲產權網絡交易有限公司共同推出“國窖1573大壇定制原酒網絡交易”。金馬甲總裁樊東平將上述模式稱之為高端白酒的類金融化,“我們借用了股票、期貨、大宗商品倉單交易的概念,模式更傾向于大宗商品的倉單交易”。此外,古越龍山也出現在另一平臺上參與原酒交易,推出了類似產品黃酒原酒。
監管缺位暗藏風險
由于交易模式與天津文交所推出的藝術品投資類似,文交所亂象在前,包括期酒交易所在內的酒類交易平臺從一開始面向公眾,就遭遇了與天津文交所類似的爭議。
爭議之一,是以中國期酒交易所和上海紅酒交易中心為代表的完全金融化模式。目前爭議內容包括交易所的注冊資本、產品虛擬化以及有無第三方監管等。據了解,中國期酒交易所只是某個公司推出的交易平臺,因此而帶來的投資風險不容忽視。
此外,期酒金融化是否會加劇期酒泡沫,也是市場擔心的重點。近日,上海紅酒交易中心發布業內第一份紅酒投資交易行業投資報告稱,經過前兩年價格的大幅上漲,目前主要投資品種價格進入盤整期,追高意愿減弱。業內人士表示,在大量資本的追逐下,波爾多的經銷商不斷提高期酒的掛牌價,去年期酒的掛牌價已經讓拿到配額的國外酒商都不敢下手購買。
另一方面,對于酒商與金融網站共同推出的平臺來說,雖然各大酒商均躍躍欲試,而投資者看起來也是興致勃勃,但業內人士對這一交易模式也并不看好。目前,市場上一瓶500ml的52°“國窖1573”售價近千元,而經過換算,網絡交易的大壇定制原酒價格大概為1380元/500ml。有業內人士表示,“國窖1573”的定制,其實完全可以視為當前白酒漲價潮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炒“國窖1573”的門檻較低,自然人攜帶有效身份證件在工行開設資金賬戶,通過金馬甲注冊交易賬戶,即可開炒。業內人士認為,適當提高開戶者交易門檻,對防范市場風險很有必要。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