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機遇 專業化服務率提高將為企業提供更多商業機會,水務產業還可能出現一個新的領域,即河道、湖泊等水景觀治理。水務產業在經歷了設備制造業、工程建設業、投資運營業三個階段后,正向以綜合服務業為核心的產業發展階段過渡,以專業化服務為支撐的企業將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新模式 我國水務行業產業密集度過于分散,商業模式的創新有助于提升產業密集度。政府將當地多個項目一攬子打包給企業的案例已有不少,這其中涉及的特許經營和專營服務是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新渠道 養老基金與水務項目在風險收益的特征方面有天然匹配性,因此,養老基金等是水務行業的潛在戰略性資本。要探索開發產業投資基金等合適的投資工具和產品,讓養老基金的管理者能方便地投入資金。
新思維 國內的供水應該是具有公益特性的商品,引入公共選擇和集體行為的理論,由企業、社會和公眾一同確定價格機制,政府不應該是監管者,而應該是公眾和企業之間利益關系的調節者。
新意識 水務行業中一批有擔當的企業已經成長起來,有責任感的公司應主動提高水質標準,改善行業形象。但僅有一兩家企業提出或進行,不足以帶動整個行業進步。
"十二五"期間,水務行業將迎來很多新機遇,比如特許經營和專營服務等具有可持續性商業模式逐漸顯現出優勢,養老金等社保金也將成為行業潛在戰略性資本,為水務行業輸血。但新機遇怎么轉化為商機,行業能否順應大勢、健康成長?企業如何把握成長機會,解決存在的問題?在日前舉行的第十屆水業論壇上,企業和專家展開了討論。
熱點一:商業機會有多少?
服務鏈條在延伸,七大領域專業化服務水平將提高,綜合服務業成產業發展新階段
水務行業發展前景被看好,是因為水是一種資源性產品。隨著水資源缺乏加劇,行業產生了許多細分機會,行業服務鏈在不斷延伸。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水網總編輯傅濤介紹說,目前,水務產業服務鏈包括7個領域,分別為原水、供水、排水、污水處理、再生水、污泥處理處理處置和海水淡化。未來,水務產業還可能出現一個新的領域,即河道、湖泊等水景觀治理。
“十二五”期間,水務產業專業化服務率將提高,產業領域將達到不同目標,分別為:原水專業化服務率達到20%、供水(包括工業供水)達到60%、污水處理達到80%、再生水達到40%、污泥處理處置達到50%、海水淡化達到40%。
然而,這些領域目前還存在問題。比如,自2004年進入市場后,原水服務市場化服務率一直很低,不到10%;排水管網的不完善,導致污水處理市場的專業化運營率也比較低。
2011年,在城市內澇頻發的情況下,深圳市龍崗區和寶安區進行了排水管網特許經營權公開招標,把管網運營推向了市場。傅濤認為,未來排水管網的專業化運營將是很好的發展方向。
在經歷了設備制造業、工程建設業、投資運營業三個階段后,水務產業正向以綜合服務業為核心的產業發展階段過渡。啟明創投合伙人張勇認為,以專業化服務為支撐的企業將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時,與綜合服務業并存的其他三種業態也有值得關注的商業機會,比如膜技術等高端技術、設備的研發。另外,以水處理為支撐引申出來的環保監測行業等在投資者眼中也都具有價值。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