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做成一筆買賣,必須使這兩種顧客都愿意買。比如上海的消費品比較認可家樂福超市,這時制造商只要把產品打入家樂福,產品自然就會占領上海家庭主婦的錢包。前提是產品一定要好,如果家樂福把某種商品很醒目地陳列出來,而家庭主婦不買,這筆買賣就做不成。另外,一家商業銀行既需要存款者,又需要借款者。這就是猶太人發明的世界銀行業模式——“拿別人的錢,賺錢”。此時,存款人和借款人,二者缺一就做不成生意。
1、塞法迪銀行家
塞法迪猶太人(Sephardi Jews)是猶太民族在西班牙的分支。約占猶太總人口20%。由于長期生活在阿拉伯化的伊比利亞半島上,因此他們深受伊斯蘭文化的影響,在生活習慣上與其他分支頗為不同,他們說的語言是拉迪諾語。12世紀時,賽法迪猶太人約占猶太人總人口90%左右。而生活在西班牙的猶太人超過了歐洲其他國家猶太人的總和。以沙遜家族和羅斯柴爾德家族為例,這二個家族同屬于塞法迪猶太人,也都是從事金匠和錢幣兌換的生意。他們也是歐洲大部分銀行家族的代理人,從事信用調查、收放貸款等業務。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商業信用和金融網絡。
15世紀90年代,基督教在與伊斯蘭教的戰爭中獲勝,隨后基督徒將伊斯蘭教政權趕回到非洲。二年后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將塞法迪猶太人逐出西班牙。羅斯柴爾德家族從此流亡德意志,并從事老本行,后來成為德意志王室的“宮廷銀行家”。沙遜家族則一路向東,搬遷至中東波斯灣地區的商貿中心巴格達。在巴格達,沙遜家族憑借猶太人獨有的金融手段,利用伊斯蘭教義中禁止從事高利貸的教規,而猶太人又不受伊斯蘭教規的約束。這樣一來,沙遜家族是一手抓阿拉伯人手中的存款,再轉手借貸給急需用錢的阿拉伯人。由于沙遜的家族的目標是為整個中東地區商貿顧客提供銀行借貸,很快他就獲得了統治當局的認可,成為了波斯灣地區最大的銀行家族,并且擔任巴格達的首席財政官。也被猶太人稱為“納西”,即猶太人之王。
而在倫敦的金融城里,新興的羅斯柴爾德銀行家族已然壓倒了巴林銀行,羅斯柴爾德家族也想從鴉片生意中分一杯羹,苦于巴林銀行對東印度公司散商的控制力,而插不進去。沙遜的出現正好符合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戰略發展規劃,同是塞法迪猶太人的二個家族,一拍即合。 經過周密研究,沙遜發現怡和對印度的鴉片控制,存在著一個明顯的漏洞,那就是怡和沒能控制印度腹地的罌粟種植園。沙遜抓住機會,利用強大的資本實力,向內陸的印度鴉片種植和加工商人提供高達3/4的貸款。各地采購商聞風而至,沙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控制了鴉片種植的源頭,實現了對貨源的壟斷。到了1871年,局勢已經很明朗了,怡和在與沙遜爭奪鴉片源頭的拼殺中敗下陣來,沙遜被公認為印度和中國全部鴉片庫存的主要持有者,控制著各類鴉片總量的70%。1840~1914年,沙遜家族在壟斷鴉片的生意中獲利高達1.4億兩白銀。這就是壟斷的力量!從此,沙遜帝國威震遠東。遠東洋行進入了沙遜時代。當沙遜家族完成了鴉片壟斷大業之后,資本實力超級雄厚,于是開始琢磨也搞一家中央銀行,從而控制一個國家貨幣發行。
1864年初,一份創辦“香港和上海銀行”的計劃書擺在了老沙遜辦公桌上。提交這個計劃的蘇格蘭小伙子名叫托馬斯?蘇石蘭,他年方30就已經是大英輪船公司駐香港總監,也是香港黃埔船塢公司董事局主席。老沙遜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計劃。作為一家總部設在香港和上海的銀行,與那些僅僅在香港和上海設立分行的外國銀行相比,在信息聯系方面會更加便利。當時香港的貿易總量已經非常大了,所以那些需要遠隔重洋向其總行請示的分行,在未來與匯豐銀行的直接競爭中只能居于下風。
老沙遜立刻批準了這個項目。在匯豐銀行的主要股東中,除了沙遜,還有寶順和旗昌洋行。然而寶順洋行在1866年破產,旗昌洋行也在危機的打擊下,于1870退出了中國市場。于是鴉片新霸主的沙遜洋行,就成了匯豐銀行的主要支柱。匯豐銀行實際上成了大清帝國的發鈔銀行。
2、吸儲的獨門暗器
就是大量吸收中國達官貴人的巨大存款。《官場現形記》一書中曾經描寫了這樣一個故事:清政府的一個藩臺,奉命到上海查辦一個被參官僚把贓款存在匯豐銀行的案件。他一到上海,就身穿官服,坐著八抬大轎,帶著一些隨從直奔匯豐銀行而來。但當他來到銀行門口,卻被擋了駕。守門的說必須從后門進去。
藩臺大人只得走到銀行后門,站了半天,結果還是沒有人理睬他。后來,他才知道,匯豐對中國儲戶的存款嚴格保密,拒絕中國官方進行任何調查。沒有辦法,他只得以“外國人不準查賬”回復上司,事情就這樣不了了之。匯豐銀行依靠大英帝國的勢力,拒絕清政府就其客戶的任何款項進行調查。因為有了這個特權,當時許多軍閥、官僚、地主就把匯豐視為財富保險庫,將贓款統統送了進去。
匯豐不輕易泄露存款人秘密的良好聲譽,驅使王公貴族和封疆大吏們即使只有很低的利息也愿意將大額款項存入匯豐。有些貪官不叫不要利息,甚至愿交保管費,只求錢財保密穩當。這些人中有慶親王、恭親王、肅親王等。存入匯豐銀行的款項因為是秘密存款,有些人死后,無人知道這筆存款的請客,也就白白送給了匯豐銀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