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公司還是輕公司——中國互聯網的TABLE,阿里缺席,電商缺席。
業界有種說法,將來的中國互聯網是一張TABLE(騰訊、阿里、百度、雷軍系和周鴻祎)。這次大會,這個table唯一缺席的便是阿里了。沒任何產品分享或者獲獎,連提名都沒。
其他電子商務公司京東、當當、蘇寧易購包括各家垂直電商,都沒參與。筆者個人覺得,電子商務公司,網站或APP只是影響用戶體驗的一小部分,整個用戶體驗流程,如商品、營銷、客服、支付、物流和售后等每一環都得做好。電子商務公司都是比較“重”的公司,阿里做平臺數據金融還算輕點,京東則是重公司的極端。印象中的2012年,這類公司給我們帶來的是價格戰、雙十一狂歡節等“體驗”。
這個大會是中國產品人最有影響力社區組織的,產品提名及評獎也是“有節操的”產品人們評選的。所以也算互聯網產品的一個風向標。這一定程度說明阿里更是一家商業公司,阿里的產品2012年創新表現不夠好。
筆者認為互聯網公司越重,需要專注的點越多,創新難度越大。只有輕公司,專注于一個點或幾個點上的公司,才能不斷將產品體驗做到極致,不斷創新。當然重公司也有很多應對策略來保證自己的創新能力。這方面有失敗的比如盛大廣撒網,啥都做、啥都沒做成;也有成功的比如3M公司。希望2013年阿里打亂搞出25個事業群后,會給我們帶來有創意的產品。
四、慢公司還是快公司:產品創新在慢公司,模式創新在快公司
快公司還是慢公司主要是從公司節奏來說的。
1、豆瓣
豆瓣算是最慢的公司了。這次大會,主持人也針對性地問了阿北豆瓣在電商、用戶價值外部性等方面的觀點。阿北表示用戶價值帶來商業價值,產品到了一定階段,用戶有需要,自然而然會有商業化的東西。但是這個不是他們刻意追求的,用戶體驗始終是第一位。阿北很少拋頭露面,但是連續第二次參加這個大會,足以說明他和豆瓣對產品、對用戶體驗的重視程度。豆瓣的用戶體驗在我這里至少得99分。
豆瓣既是輕公司(專注于電影、音樂、書籍和衍生的社交等需求),也是慢公司。堅持用戶創造內容不運營,在評分上堅持客觀公正,在網站設計上堅持用戶體驗第一,精雕細琢。豆瓣堪稱國內最創新的互聯網公司,也有特別多的創新產品比如FM、閱讀、購書單等。
2、搜狗
搜狗也算慢公司,創新不少,10年的苦逼老三,堅持下來不容易。憑借之前的輸入法、瀏覽器和搜狗搜索三級火箭,搜狗打算實現從客戶端—互聯網入口的轉換。但是發現瀏覽器和搜索領域都有巨頭在哪里,輸入法的價值也很難釋放。
不過,搜狗接下來也有機會:
在PC端,十年深耕,改進用戶體驗、垂直差異化。
在移動互聯網端,繼續發揮“眾包”即群體智慧的模式。搜狗號碼通的眾包模式獲得創新大獎,這也證明“眾包”方式切實可行。這個群體智慧與小米的“讓米粉提意見”這種人肉方式不同,它是利用用戶的行為和數據幫助產品的改進,用戶用得越多,產品越聰明。這個模式深諳群體協作計算的精髓,如果搬到他的語音助手、新一代搜索上,勢必發揮巨大的威力。當然,這背后需要強大的搜索技術、機器學習技術、大數據挖掘技術,各種技術支撐。而搜狗的信心是,在語音識別技術上,今年底趕上科大訊飛。
在PC端及移動互聯網端的產品協同上,共同發揮并釋放各自價值。搜狗輸入法了解用戶的所有輸入行為、瀏覽器了解用戶上網行為、號碼通掌握用戶的通訊錄關系(SNS)、搜狗語音助手搶占移動端、搜狗搜索繼續在PC與360爭奪。搜索也是在移動互聯網的機會變得很大。
王小川透露了幾個信息:搜狗手機輸入法2012年底將上億;PC端用戶數來算也是前三;二季度公布輸入法收入方案。這說明,搜狗現在已經不只是火箭了,而是一個搭載各種戰斗機的航母——別忘還有搜狐這個門戶。所以,個人認為搜狗這家慢公司經過9年堅持,在第十年會有所收獲。
3、奇虎
奇虎則是快公司的典型?焖購椭+模式顛覆+商業價值+運營推廣。
從周鴻祎的講話可以看出,他認為顛覆式創新要先解決用戶的痛點。只要解決用戶最大的一個問題,其他的問題都是小問題。也就是說產品也可以不完美,用戶體驗可以有問題,解決用戶最大的需求就OK。他舉得例子是第一代PC是非常難用的,第一臺打印機也是很很多缺陷的,但是因為能解決用戶的痛點,所以成功了。
這個經驗放到360在殺毒軟件的成功上確實對了。因為免費,將收費的做成免費的。但是我們看到這個是靠模式的創新,而不是產品、技術的創新。同樣的道理,360做搜索也主要是靠模式的創新,不做競價排名,做“安全綠色”。而不是靠不斷深耕用戶體驗、或者技術上的革命。在移動互聯網這塊周總更是只字未提。之前我們也看到360在智能手機領域的“特供機”也是模式創新,著重運作——當然,不一定都奏效。
360的快體現在“不專注”,從做問答到社區,再做安全,到現在做瀏覽器和搜索,智能機和手機語音通信也在湊熱鬧。此外,其推出產品的速度之快也令人咂舌。之前有篇文章寫360在搜索上推出百科的快報的,在搜索上更是直接看競爭對手有啥產品,缺啥補啥;
360追求商業價值快,比如上市,比如360搜索的流量變現速度;
360重運營和推廣。3Q大戰、3B大戰、口水戰、彈出窗、提示安裝等;
不論是從周總的演講,還是360產品帶給我的體驗來說,我都覺得360更多是在做模式上的創新,更重運營。當然其用戶體驗也還過得去。這個搞法在殺毒軟件上被證明了;但是在智能手機上又失敗了;在技術是核心競爭力的搜索行業,能否成功,還有待360和時間給我們驗證。
筆者相信,2013年會有一個階段性結果。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