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守財如何走出富不過三代的怪圈
cye.com.cn
時間:2009-11-18 9:33:10 來源:中財網
作者: 我來說兩句 |
|
|
古語云,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意思是創業容易守業難,不管你的家庭如何富有,都很難將積累到的財富傳過第三代。許多第二代或第三代就已將財富揮霍一空,更有甚者創業者本人就走過了從富豪到貧窮的歷程,"富不過三代"變成了"富不過二代"甚至"富不過一代"。
"富不過三代"的現象全世界都存在,如葡萄牙有"富裕農民--貴族兒子--窮孫子"的說法,西班牙有"酒店老板--兒子富人--孫子討飯"的說法,而德國則用"創造--繼承--毀滅"這3個詞來代表三代人的命運。資料顯示,世界上80%以上的企業是家族企業,這些家族企業的平均壽命不到30年。根據美國布魯克林家族企業學院的研究,約70%的家族企業未能傳到下一代,只有12%的家族企業傳到第三代,而第四代后還在經營的家族企業只有3%。這種現象在中國可能會更為嚴重,在《胡潤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業榜》上,有100家企業入選,第一名是著名的日本大阪寺廟建筑企業金剛組,傳到第40代,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第100名家族企業的歷史也超過了225年,其余企業主要集中在歐美和日本,而排行榜中找不到一家中國企業的名字。 創業難,守業更難
走不出富不過三代怪圈的原因很復雜,不同的人和企業都有不同的發展歷程,但概括起來,其原因不外乎兩個。 創業者:找不到合適的接班人
對創業者來說,情形也比較多。如有的企業因為投資失敗而將原來的財富全部失去,并一蹶不振;有的企業在創業成功后,過分追求規模的增長,貪大求全,致使戰線過長而顧頭顧不了尾,最終陷入困境;有的企業沒有選擇和培養好接班人,致使在創業者退出經營后,其創立的企業便走向衰落。據統計,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營企業家已經超過300萬人,但由于找不到合格的接班人,95%以上的民營企業家無法擺脫"富不過三代"的宿命。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