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巖松,先聽聽你的看法,你覺得土地招牌掛制度需不需要改?
白巖松:首先因為我們回頭去看的時候,為什么會有土地招牌掛制度,是解決上一個難題和困惑的時候出臺的政策。也就是說,上一個難題和困惑是什么,一支筆。當時可能是政府的主管領導,有的時候包括協議出價,這里就蘊藏著腐敗。因此很多的貪官過后,你在他的過程當中,都能看到與土地千絲萬縷腐敗因素。因此是為了制止這樣一種行為,因此讓土地的出讓在陽光下進行。
但是在招牌掛這樣一個過程當中,他們也要分開來說。你比如說拍賣現在的確陽光了,但是地王接二連三出現,因此在這個時候我們要說,的確拍賣起到了,雖然它不是一個根源,但是起到了加快使房價上漲這樣一種重要的因素。到這個時候,面臨了新的歷史階段的挑戰,我覺得不一定說是廢棄,而是具有了可改變的巨大的空間。
主持人:巖松的觀點是改革,接下來我們再引入一個聲音,他是北師大的董藩教授,董教授您好。
董藩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你好。剛才我聽了白巖松的觀點,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房價和地價的關系,是房價決定了地價,而不是地價推行了房價,這是經濟學上公認的一個道理。因為許多人認為是地價上漲了,所以房價一定上漲,如果地價上漲了,需求不在的話,房價仍然上不去的。這就印證了一個道理,我們現在社會面臨什么,整個房地產需求爆發。為什么地王出現之后,說后邊的房價跟著漲,是因為地王出現幫助全社會印證了需求是存在的,未來房價仍然是上漲的。所以我們也可以提價了,所以最根本的還是需求的存在,這個問題是我們應該關注什么呢,房地產的供求關系,以土地的供求關系,我們需要回頭檢討的是什么,我們的宏觀調控的思路。
另外我們要關注地王出現之后,國家獲得了這么一大筆土地出讓金,到底用到了什么地方,我覺得媒體應該引導大家關注這些資金的使用,讓它提高效率,更多的進入到保障的范圍內,幫助大家改善居住條件,而不是說隨著地王的出現,國家拿出更多的錢,但是我們居租越來越困難了。
主持人:董教授,我想聽聽您的意見,剛才您說并不同意巖松的觀點,巖松的觀點,他認為招牌掛的制度應該是漸進性的改革,您的意見呢?是保留還是應該把它廢掉?
董藩:我們沒有別的選擇,雖然國土資源部門也提出來,土地招牌掛制度可以完善它,但實際上沒有多大完善空間。因為全世界公認拍賣是最公平的一種方式。
主持人:巖松,您同意董教授嗎?
白巖松:其實剛才我沒說觀點,我只說了一個具有改革的空間,而且我也說了,它不是最重要的標。先放在這兒,大家對住房的需求,中國13億人口不會是平息的,其實我更加看重。剛才他說的一句話跟我接下來要說的是很重要的,我希望土地在守住耕地紅線情況下,在有限地要出讓土地過程中,加大對廉租房,還有政府幫助性住房比例,過去可能是四六開,比如說四在保證廉租房,保證政府幫助土地,另外六到了商品房那兒,F在我們可不可以把它倒過來,甚至更加加大前方比例,所以這是其中一個方法。我覺得對于中國的房地產現象來說,哪一個簡單的觀點都很難立即說是非常準確的,太復雜。
主持人:剛才董教授也說,現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沒有再好的制度比拍賣這種更公開的制度要好。
白巖松:我覺得現在很多的地方也都在進行試點,這里就是要去試。比如說有的是在采用“暗標”的方式,有的是采用保持一定價格幅度之后,采用招標方式,這里是都存在的,F在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在進行這方面的試點。
主持人:你覺得在目前招牌掛制度是通行的情況下,而且我們只有國家可以出讓土地。在這種情況下,有很多人認為,招牌掛制度是導致房價高一個最重要原因。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白巖松:我覺得它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我剛才說了,它起到了加快這樣一種預期,包括加快這樣一個進程。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重點,就像咱們節目上半場已經說了,其實三萬漲到四萬,四萬漲到五萬,對于普通人來說,已經沒多大關系了。這個時候你要著力去考慮的就是,怎么樣去加大對廉租房,暫且叫經濟適用房,其實我不太愿意用這樣的一個詞,這里蘊藏著很多的危險。在這樣的過程中,加大它的土地的供應量。
還有一種思路說的是,我們可不可以把城市,很多城市里頭靠近地鐵和交通相對便利的地方,更多地向這兩者傾斜,把高價或者說住房面積更大的等等,向郊區去轉移,這樣的話,讓富人去承擔交通成本,反而是讓城區里,大家更多是集中在城區里,但是戶型可能很小,我覺得都是思路。
最重要的問題是在目前兩會剛開完的第二天就出現這樣一種地王,三個地王接二連三破紀錄的情況下,大家要去思考什么是最好的方法。
主持人:你的觀點有點像新加坡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比如說二成就讓它招牌掛去,八成的土地國家下大力氣去解決。
主持人:沒錯,因為這里頭剛才教授也談到了一點,招牌掛之后錢并不是說政府挪到自己腰包里,干其他或什么,他應該大筆的投入廉租房等。(央視《新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