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老所是否可行?
國際上衡量一個國家人口老齡化的指標是: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目前我國的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已是不爭的事實。
為了解決中國的養老問題,近期另一個解決方案——托老所應運而生。
托老所,顧名思義,與托兒所很相似,但是與24小時照看老人的養老院有很大不同:可以自己走動的老人就自己走過去,行動不便的老人可以由子女早上送去、晚上接回。老人晚上還可以與子女共享天倫之樂,減少了心理上的排斥感。
相比養老院,托老所只需要負責解決午餐和準備簡單的娛樂用品。老人在托老所可以看書、下棋,在服務員的引導下可以進行簡單的文化和體育活動。
但是這個看上去很不錯的構想,楊卓舒并不認同。
“這個設想是對的,建設托老所也不難,但它不解決根本問題,畢竟托老要比托兒難得多。”楊卓舒告訴記者,你辦一個幼兒園,接收200個孩子,這不是什么太難的事情,但是接收200個老人的難度勝過接收200個幼兒。
楊卓舒進一步告訴記者,像建幼兒園一樣建托老所,一般社區建個幾千平方米的托老所花不了幾個錢,但是誰來管?誰來服務?誰來辦?投資主體是誰?加上經營主體是誰?服務主體是誰?這些都沒有明確,“所以,養老,離開社會是不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