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 于近年來愈演愈烈的信用卡套現行為,央行上海總部昨天(26日)表示,信用卡套現是違法行為,央行正在研究將持卡人套現行為記入個人征信系統,直接影響其個人信用記錄。
央行上海總部指出,信用卡套現行為實際上是通過非法手段規避了銀行所設定的較高取現成本,越過了銀行的防范門檻。一旦持卡人無法償還套現金額,銀行損失的不僅僅是利息,還可能形成不良資產,這為銀行帶來巨大的風險隱患,嚴重損害了發卡銀行的利益。此外,部分信用卡套現行為可能損害被盜用信息的持卡人的利益,繼而導致社會公眾對信用卡,乃至中國銀行體系安全防范能力的憂慮,并可能為“洗錢”等不法行為提供便利,成為滋生銀行卡違法犯罪的溫床,嚴重擾亂我國金融秩序。
2006年中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聯合印發《關于防范信用卡風險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了防范和打擊信用卡套現等違法犯罪行為的多項措施。目前,中國銀聯已建立起“風險信息共享系統”,各商業銀行也紛紛建立起自身的風險監控系統,大大提高了對持卡人套現風險的識別和控制能力。發卡機構一旦發現存在套現行為的信用卡,將立即采取止付措施,同時將持卡人信息報送至中國銀聯,以實現不良持卡人信息共享。
此外,央行上海總部透露,人民銀行正在研究將持卡人套現行為記入“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相關事宜,屆時持卡人非法套現的不良行為將可能被記入個人征信系統,直接影響其個人信用報告。
“一旦持卡人的套現行為被發現并列入信用報告‘黑名單’,會嚴重影響其信用記錄,將承擔個人信用缺失的法律風險,今后向銀行借貸資金也將非常困難。”央行上海總部有關人士表示。
除了將參與信用卡套現的商戶及持卡人的負面信息納入企業、個人信用信息數據庫,央行上海總部還表示,下一階段還將聯合有關單位進一步打擊銀行卡套現等不法行為,包括嚴查非法套現廣告、“空殼”公司注冊等行為;建立銀行卡案件信息發布機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