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上漲趕不上通脹速度?
近10年來,黃金漲價的步伐就幾乎沒有停止過。前五年漲勢較為緩慢,從2005年之后,就一直保持寬幅震蕩上漲的態勢。但也有不少人質疑:1980年代,買一個幾克重的黃金戒指要花一到兩個月的工資。而如今,買一個戒指不過月薪的幾分之一。這是否說明,金價上漲速度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
不少黃金分析人士認為,黃金價格是按照世界經濟發展的速度來衡量的,國際黃金價格以美元計量,價格由市場決定,受美國經濟和美元的影響非常大,因而與中國經濟相比是不貼切的。與此同時,在中國國內市場上,黃金價格又受國際價格的影響很深。
但業內人士還是普遍看好黃金走勢,認為黃金適合做為長期投資。一位私募人士說:“其實很多機構在8月份時就看好金價今年能走到1300美元了,只不過沒想到這么快就能到達。”這位人士還分析說,國際上已探明儲量的黃金大概還有2.6萬噸,每年全球產量僅有2000多噸,以目前速度來計算,大概用不了20年將全面開采完。
普通家庭少打黃金主意
黃金是最傳統的保值工具,卻不太適合作為普通家庭避險產品。“黃金可以作為家庭資產配置的一部分,但是只適合中高層的家庭。”葛帥分析說,黃金配置占資產的10%左右比較適宜。
黃金投資的隱形成本并非普通家庭可以承受,據葛帥分析,首先是黃金定期收益為零。定期分紅是很多投資品的一項非常有價值的功能,可惜的是,黃金無法提供這種功能。
另外,黃金的擁有和存儲成本太高。從金礦到投資者手中的成品黃金,這條產業鏈上的所有中介都要分得一杯羹。另外,高昂的交易成本和傭金也是一筆數額不菲的開支。接下來還有黃金的存儲成本,一般實物黃金必須花錢租一個銀行保管箱。
中國黃金協會副會長張永濤也表示,“普通個人投資者不要參與黃金期貨、結構性理財產品的任何投資。”他認為衍生品利用杠桿操作的模式和強行平倉的機制太容易讓基礎知識不到位的個人投資者血本無歸,“老百姓對于搞不懂的東西千萬不要做。”當然更不能“賭”黃金作為賺大錢的工具。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