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多數百姓對加息、CPI、負利率等等不甚了了,但從年初到年末,“柴米油鹽醬醋茶”無一不漲,直接刺痛他們的神經。在一切皆漲唯有工資原封不動的年月,“能省就省”成為王道。于是,各種省錢攻略風行網絡,搜索一下“省錢”二字,你一定會被海量“省錢大法”淹沒。
在80后、90后們被房子、車子、孩子所累,不幸成為車奴房奴卡奴孩奴之后,一路飛速上漲的蔬菜價格,使得其中的一部分尤其是家庭主婦,無奈又多了另一個光榮稱號“菜奴”。近期網上“菜奴省錢攻略”被熱捧,關注度經久不衰。
“菜奴省錢攻略”走紅
當然,此“菜奴”非開心之“菜農”,自在閑適地種菜偷菜僅限于虛擬生活。在白菜土豆價格也快翻番的現實生活中,菜奴除了要關心每天蔬菜的價格走勢曲線,還得挖空心思想出哪些才是行之有效的省錢方法并身體力行。
一位成都網友發布“菜奴省錢攻略”,聲稱奉行其攻略一天生活費僅5元。在各種招數中,“避開早高峰,改早上買菜為晚上買菜”的建議,被稱為“人氣最火爆的方法”。由該攻略衍生出的各種其他省錢招數林林總總,比如“瞄準男攤主,一般不會斤斤計較”、“鎖定一個固定攤位買”等等,有網友提出了更絕的觀點:“天氣突變,菜價會隨之上漲,因此要多看天氣預報,明天下雨,今天就多買菜,不會錯的”;開心族則直接將“種菜偷菜”COPY進現實,建議“在花盆里種點蔥蒜”。
物價上漲催生“摳摳族”
除了“菜奴攻略”,一篇名為《理財帝教你人生新活法之——假設你月入只有2000元……》的帖子也引來圍觀,該貼甫一現身,當天便引來7000多網民的點擊,并引起強烈討論。除了積極向上、爭取大幅增加收入以便趕上通貨膨脹之外,“理財帝”的擁躉們還積極交流理財經驗,譬如爭做“摳摳族”、在網絡下載記賬本做“賬友”,開源節流、精打細算等等。
業內人士表示,精打細算的“摳摳族”滋生并且隊伍迅速壯大,源于市民必需用品一輪緊接著一輪、一個品種緊接一個品種的調價。除了綠豆、大蒜、生姜等動輒翻番的生猛上漲,還有一些日用品價格不溫不火地創出了新高。
官方數據顯示,9月份我國CPI漲幅達3.6%,創出23個月來的新高,前三季度CPI上漲2.9%。1至9月食品價格漲幅為8.0%,其中糧食上漲12%,蔬菜上漲20%。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說,10月份的CPI漲幅將高于9月份,物價要到今年12月份才會有所下降。
網友爭曬“省錢三十六計”
而要跑贏CPI,除了能掙錢,就剩下了“會省錢”。不少網友認可“血拼”是一種生活方式,精打細算也是本事,并爭相在網上開曬自己的省錢大法。
攻略之一,就是團購。如果你認為團購仍限于裝修、建材、旅游等“大宗商品”,那你肯定OUT了。如今,小到香皂、衛生紙、洗發水等生活用品,都能團購。為了省錢,團購的內涵和外延都在無限擴大,“只有想不到,沒有辦不到”。
其二,是囤貨。物價上漲沒有止步跡象,囤積生活必需品就成為一些消費者的選擇。近期食用油漲價消息滿天飛,市民囤油現象驟增。據記者了解,京城部分超市在上個周末悄悄上調了“金龍魚”大豆油和調和油的售價,一些客流密集的超市,上個周末食用油銷量驟增30%,貨架上個別品種的食用油甚至出現缺貨。
一位白領發布“省錢攻略大全”,將其衣食住行的各種省錢方略總結為25條,仍“未完待續”。“漲價不止,摳摳不止”。正如統計局所言,將今年物價漲幅控制在3%的目標“有難度,但能實現”,在現有工資水平下保持原有生活水平,對積極向上的“摳摳族”來說,同樣“有難度,能實現”。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