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0 08:22:00 來源: 廣州日報(廣州) 跟貼 2 條 手機看新聞 廣州日報12月10日訊 樓市調控使非住宅項目成交攀升,開發商也順勢加大此類產品促銷力度。上月僅車位成交就占了非住宅項目總成交量的26%。一方面開發商想盡快收回成本,另一方面動輒十余萬元的車位還是讓有車一族感到難以接受,矛盾由此而生。有關人士認為,除了完善規劃,增加車位配比和興建公共停車場外,也有專業人士建議車位也應有政府指導價。
業主:車位貴多數人不想買
上月非住宅項目成交比例大幅增加,中原地產統計顯示上月僅車位成交就達1661套,占總成交量的26%。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方面反映出樓市調控政策使資金開始向受影響較小的非住宅項目傾斜,另一方面也表明隨著私家車的增多,車位正日趨緊張。
中山市國土局公布的成交數據顯示,上個月僅位于沙溪的世紀新城車位成交就有1031套,為了搶到“好”車位,還有業主通宵排隊,據了解,車位的成交價格都在10萬元以上。
據了解,為了盡早銷售車位,很多開發商對車位都只售不租,還有開發商和物業公司聯手采取各種手段“逼”業主買車位,而這往往又會激化矛盾,于是“車位門”事件也屢屢見諸報端。
在中山本地論壇由網友天藍發起的“買房子,你們會一起買車位嗎?”網絡調查中,參與投票的近300位網友中,有超過六成的網友表示目前不會買,不足四成表示價格合適會馬上買,價格是其中最重要的決定因素。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目前中山城區新建小區地下車位價格普遍都在10萬元以上,高的則超過了15萬元,不僅總價接近甚至超過一輛普通轎車,單價也比房價高出不少。
開發商:成本高出租收本太慢
是什么原因讓僅10平方米左右,又無任何設施的車位賣得比房價還要高出一大截呢?記者從一位開發商處了解到,地下車位價格高,主要是車位的分攤面積大,“進出車庫的道路、車庫里面的道路和梁柱,還有出入口,這些都要算進去,一個10多平方米的車位,加上分攤的話面積就超過了20平方米。如果用于出租,一個車位的租金每月也就是250元,收回成本就要三四十年,誰愿意賺慢錢?”
也正是這個原因,開發商對出租車位的興趣不大。此外,記者還了解到,隨著近來汽車數量的攀升,車位價格也有水漲船高之勢,一些此前以租為主的開發商也開始轉租為售,并且即使是已經收過多年租金的舊車位,再重新拿出來出售時,價格絲毫沒有“折舊”。
上述可以出售的車位,是開發商自有產權車位,而車庫中還有相當比例的人防車位,這種車位,開發商只有使用權沒有產權,所以不能出售,但也有開發商為了盡快收回成本,要求業主20年起租,甚至還有不良的開發商違反《合同法》中租賃期限不得超過20年的規定,要求業主租用車位30年、50年的使用權。
建議:車位也應有政府指導價
廣東萬里海天律師事務所黃磊律師認為,開發商對于自有產權的車位具有處置權,《物權法》雖有規定車位、車庫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但怎么滿足沒有說明,他建議政府出臺相關的實施細則來更好地保護業主的合法利益。廣東國融律師事務所律師鄺昕則認為,在解決停車難問題上,政府不能缺位,車位定價權應該像租車位一樣,由政府出指導價。
上周,廣州在全國首創推出了限車位售價住宅地塊,對用于拆遷安置的番禺地塊,既限房價又限車位售價,規定每個車位銷售價格不得高于88000元。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在于防止開發商從后期車位銷售方面尋找房價受限的利潤缺失,也表達了政府對高價車位的關注。
據了解,為解決小區停車難問題,規劃部門對中山新建樓盤車位和戶數比例也進行了上調,建筑面積90~120m2的車位戶數比為1.0,建筑面積120~140m2則達到了1.2。此外,中山也正在積極建設公共停車場,城區三個大型公共停車場今明兩年將陸續交付使用,未來公共綠地的地下空間也將建成停車場。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