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象牙塔”到“黃土地”,大學生村干部能否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動,一直是中央和地方普遍關心關注的問題。山西長治市將自主創業作為拓寬大學生村干部“出口”的主要途徑,經過培訓扶持,他們成為農村創業富民的帶頭人。
如何充分運用大學生村干部的知識能力,讓他們在農村“活”起來、帶領村民“富”起來,流動途徑“多”起來,一直是長治市委組織部思考最多的問題。
“不能都盯著公務員這一條路,要想讓他們真正‘流得動’,關鍵得要‘干得好’,特別要在自主創業上下功夫。”長治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維卿說,大學生“村官”就像樹苗,種是種下去了,但要讓他們在廣大農村“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特別是帶領廣大農民富起來,還需要“澆水施肥、搭好架子”,充分利用他們的知識優勢,自主創業無疑是最好的出路。
創業培訓國際標準
元紅周前不久剛參加過培訓,現在已經將他的“神龍人家”農家樂經營得紅紅火火
讓初出校門、缺乏市場經驗的大學生“村官”帶頭創業,談何容易?
“實踐證明許多‘村官’在農村待不住,不是因為苦和累,而是有理想無法實現。首先得讓他們具備創業的知識水平,前期的創業培訓必不可少。”長治市委組織部副處級組織員靳永平說,2009年8月起,長治就開始將當今世界流行的SIYB創業培訓教程用到對大學生村干部的培訓中來。截至目前,培訓班已舉辦了20期,參加培訓的大學生“村官”達1260人。
據介紹,SIYB(Start and Improve Your Business)是國際勞工組織開發的《創辦你的企業和改善你的企業》系列創業培訓的一部分,涵蓋了從選擇創業構思、評估市場、制定利潤計劃到相關政策法律解讀等各個方面。
不同于以往正襟危坐、一板一眼的授課方式,在SIYB培訓中,30位學員被分成3組,坐在排成U型的3張長桌邊,老師站在U型開口的中間授課。“老師仿佛朋友一般走到學生中談心。”不少學員說,老師有時候是企業“老板”,有時候又變成“顧客”,這種新穎的課堂形式一開始就更容易接受。
讓學員們印象深刻的還有實戰型很強的模擬創業環節。原材料質量參差不齊,現金流短缺,商業欺詐等實際中經常會遇到的商業風險在游戲中也會不時出現,讓學員們頗為頭疼。一位扮演銷售員角色的學員由于收款記賬不細導致實際進項款少了一大筆,面對小組其他成員的紛紛“責難”,這名大學生村干部連說對不起,“吃一塹長一智,真正做生意時可虧不起。”
大學生村干部、平順縣東寺頭鄉神龍灣村村委會副主任元紅周前不久剛參加過創業培訓,現在已經將他的“神龍人家”農家樂經營得紅紅火火,“培訓讓我對‘現金流’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認識,‘供需求式投入’理論讓我找準了創業的門路。”由于游客數量太多,接下來他正準備擴大規模。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