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消費不簽名也照扣錢?昨天一則相關報道受到眾多信用卡持卡人的關注。更多市民表示,除了不簽名外,他們更多碰到的是刷信用卡時,商家甚至不核對簽名。那么對于沒設密碼、僅憑簽名消費的信用卡來說,安全性如何保障?碰到類似于不簽名、不核對簽名等情況,又該由誰來擔責?
案例
信用卡不簽名仍被扣錢
近日,有媒體報道,一位客戶持信用卡在餐廳消費時,認為消費金額不對,拒絕在刷卡賬單上簽字,但是讓客戶感到意外的是,盡管自己拒絕簽字,商家仍一副無所謂的態度:“你簽不簽名都沒關系,我們事后補一份說明給銀行就可以了。”
當收到信用卡賬單時,這位客戶發現,這筆消費所花的錢最終還是被銀行劃扣了。“簽名形同虛設,那我不設密碼消費還安全嗎?”
昨日南京一家銀行信用卡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是沒設密碼、僅憑簽字消費的信用卡,如果客戶自己沒有簽名,那么可以向銀行提出拒付。“銀行會調取相應的POS單,一旦查實客戶確實沒有簽名的,那么商家肯定要承擔責任。”
質疑
多數商家不核對簽名
市民張小姐告訴記者,她除了在南京一些較高檔的商場刷卡時,營業員會查驗簽名外,其他絕大多數商家根本就不看簽名。“我在超市拿信用卡買東西時,最常見的情況是,那邊POS單還沒出來,我還沒簽字呢,營業員就把信用卡還給我了。更有意思的是,有一次我就隨便簽了個張曼玉,營業員居然也讓我成功消費了。”
對此,有商家抱怨稱,“既沒有專用檢測設備,也沒有筆跡鑒定專家的能力。所以有人偽造簽名,收銀員也很難認定這是冒充別人在刷卡。”但是,業內人士表示,必要的審查義務卻不能缺失。
南京多家銀行信用卡部工作人員表示,在當前的受理環境下,如果確認不是本人簽名,那么責任就轉移到了商家身上。商家將承擔一定損失。
建議
設密碼相對更安全
南京一家國有銀行信用卡部負責人稱,十年前各家銀行大力推廣信用卡時,都是直接和國際接軌,采用簽名制,沒有密碼,但顯然老百姓不適應,過了三四年之后,各家銀行不得不又增加了密碼選擇。南京一家股份制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超過8成客戶都選擇了有密碼保護的方式。
昨日有多家銀行相關負責人均表示,多年從事信用卡業務的經驗顯示,其實持卡人用密碼還是相對更安全。“我們做過這方面的統計,最后發現使用密碼的信用卡風險還是比不用密碼的卡風險要小得多。”相關人士表示,現在國內信用卡基本上都是磁條卡,磁條卡信息在POS機上很容易被側錄做成復制卡。“如果卡被復制了,沒有密碼的,不法分子就可以四處盜刷。”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