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女企業家人群逐步崛起成為新的高檔裝飾品和玩具市場消費者。隨著越來越多的奢侈品牌將目光轉向這一群體,中國高收入女性開始購買奢侈品以此“擺闊”。 如今,中國女性崛起成為新的購買力量。但對于購買奢侈品的初衷,一位中國高收入女性說道:“我買奢侈品只是為了高興。我也說不清究竟是為什么。”
正如卡爾•榮格所說的,“人們無法告訴你為什么他們所想所作,因為他們自己都不清楚…”要發現真正的人類情感洞悉并不容易。
生物進化學的觀點認為,在個體生物層面,人類某種程度上由基因決定:大腦受到外界刺激,分泌神經遞質,刺激神經細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有的更敏感,比如更喜歡追求新奇與冒險,有的則比較謹慎,小心。另一方面,在更大程度上,人類命運、個性和行為,由一生所學決定:從周圍世界提取信息,調整自己行為,以更好地適應新的環境。這構成了我們研究個體行為與需求動機的理論模型:個體層面求穩與求變(規避風險,追求安穩與尋求刺激、感官享樂)對抗;個體意識和群體意識學習與對抗。這也是人類面對外部刺激時的廣泛反應模式。
根據這個模型,全球領先的市場研究集團益普索(Ipsos)針對中國1-3線城市4000名20-44歲女性被訪者進行了奢侈品牌消費調查。我們的研究發現,表現個人品位、彰顯身份地位、確保生活品質、潤滑群體交往以及釋放自我是中國女性消費奢侈品牌的五大動因,分別占據20%左右的份額。不同類女性人群各有什么特征?她們從年齡、學歷、收入等各個方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她們愛看什么樣的雜志?獲取奢侈品信息的渠道有如何?喜歡買什么又喜歡看什么廣告?
益普索(Ipsos)調查表明,刺激中國女性消費奢侈品牌的動機首要表現在個體凸顯自我(凸顯個體的重要性(紫色)21%和凸顯個體的品味(綠色)21%,兩者共計42%)與群體歸屬感(群體友好交往19%)的對抗,其次才是個體層面求穩/抑制(規避風險,確保生活品質,追求安穩、舒適21%)和求變/釋放(不滿現狀,想要改變,釋放自己18%)的對抗,即奢侈品牌消費在中國六成是出于一種彰顯的、炫耀性的外在消費動機。
第一動機
展現個人品味(21%)
益普索(Ipsos)研究發現,以“展現個人品味”這個動機為主的群體規模最大(21%)。這個動機的女性希望通過消費奢侈品牌表達自己獨特的個性和品味,使自己與群體區分開來,表現出與眾不同的品味與氣質。
群體特征
以“展現個人品味”為動機的這個女性群體比較生活化,益普索(Ipsos)數據顯示,工作與生活相比,她們更關注生活本身(72%),認為“工作是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82%);她們懂得的奢侈品知識通常較多,不認為“引領國際潮流才時尚”(27%),也不“喜歡創造并引領時尚潮流”(43%),但她們堅信“奢侈品牌在引領時尚潮流”; 最不認同“奢侈品牌是著名的和受歡迎的”(3%);她們通常不總購買“大牌”奢侈品,而是更喜歡看起來優雅、精致、設計獨特的品牌;花少錢辦大事是這個群體的特點。
該群體通常很年輕,不是很有錢,學歷也不算高(大專及以下占40%),40%以上在民營企業/私營企業工作(有的本人是私營/個體業主),普通職員較多,屬于有較豐富的奢侈品牌知識、也喜歡奢侈品牌、但消費能力還比較弱的群體。
因此,她們在幾乎所有奢侈品牌的購買上都是最低的。
益普索(Ipsos)研究發現,她們喜歡閱讀《瑞麗服飾美容》;瀏覽女性網站較多,如網易女性頻道、搜狐女性頻道、閨蜜網、51.com等;
在奢侈品牌的信息獲取方面,她們更多從品牌官方網站(28%)、時尚/生活方式指南/書籍(19%)和專業/時尚達人的推薦(15%)中獲取。對于奢侈品牌的官方微博,關注最少。
第二動機
彰顯身份地位(21%)
在益普索(Ipsos)調查中,以“彰顯身份地位”這個動機為主的群體規模排第二(21%)。這個群體的女性購買奢侈品牌主要為顯示自己有財富、身份和地位,不是普通人,她們努力想成為上流社會的成員。
群體特征
以“彰顯身份地位”為動因的群體的女性非常在意自己的外表和形象,“愿意花更多的錢,讓自己的外表和形象看起來更好”(75%)、“了解自己的身材缺陷,并試圖遮掩這些缺陷”(72%),非常在意“是否能取悅他人”(40%);她們認為,“奢侈品是身份的象征”(32.5%),“是昂貴的”(29.5%),“稀有的,只為少數人所有”(11.6%),并不看重奢侈品“悠久的歷史和文化”(7%)以及“獨特的個性”(9%)。
這個群體年齡相對成熟,但在收入和學歷上剛超過“品味一族”。這個群體以上海、杭州女性表現最突出。
因此,益普索(Ipsos)研究顯示,這個群體購買奢侈品牌的比例也僅超過“品味一族”,低于其他動因的購買者。
總體而言,她們閱讀雜志較少,最喜歡閱讀《服飾與美容》(25%)。瀏覽女性網站也較少。
在奢侈品牌信息的獲取方面,她們更多從奢侈品牌專柜/專賣店(35%)、專業人士/時尚達人的推介(16%)和視頻網站(12%)中獲取。
第三動機
確保生活品質(21%)
在4000名益普索(Ipsos)的被訪者中,以“確保生活品質”這個動機為主的群體規模大約占21-22%。她們主要信賴奢侈品牌高品質帶來的穩定和可靠,認為可減少不必要的風險,無需為質量問題擔憂,享受生活的舒適與安定。又可以分為兩個小群:
群體I
高品質群,對高品質生活嚴格要求幾近挑剔(9.3%)。
“高品質”群體購買奢侈品牌的目的是為了有效掌控自己的生活和財富,不愿意冒任何不必要的風險,以免非奢侈品牌的質量隱患,她們“只購買名牌產品,它是高品質的保證”(52%),認為自己的“生活品位經常受人稱贊”(65%);她們相信“奢侈品提供高品質”(58%),“奢侈品消費是一種生活方式”(30%)、“奢侈品的價值大于其價格”(17%),“奢侈品是受歡迎的和著名的”(11%)。她們喜歡奢侈品牌宣傳自己是“成熟的”,“專業的”,“可靠的”,這意味著她們沒有風險。
群體特征
“高品質”群體是通常意義上的三高人士,她們收入最高,學歷較高(91%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職位較高(在合資企業和國有機關/事業單位比例最高),擔任專業機構、個體/私營業主等比例均最高。
她們自信、自立,“不在乎是否取悅他人,重要的是自我價值的展現”(73%),常常是意見領袖,“身邊的人常常來征求我的意見”(71%),“喜歡創造并引領時尚潮流”(59%),也是工作狂,“工作是最大的成就來源”(59%),“為了事業的順利發展,可以犧牲一些照顧家人的時間”(47%)。
她們購買奢侈品牌的比例也是最高的,過去一年購買過奢侈品牌女包的比例為54%,購買奢侈品牌女裝的比例為37%,購買過奢侈品牌女鞋的比例為36%,購買過奢侈品牌配飾的比例為33%,購買過奢侈品牌珠寶的比例為67%。
益普索(Ipsos)揭示,“高品質”群體閱讀雜志較多,最喜歡閱讀《世界時裝之苑》、《優家》、《服飾與美容》、《時尚健康》、《時裝》、《昕薇》、《新旅行》等。她們接觸互聯網信息也是最多的。
相對從“搜索引擎/時尚/女性信息垂直搜索引擎”(20%)、機場廣告(11%)和手機短信/彩信等獲得的奢侈品牌信息也較多。
“高品質”群體經常出國,去過的國家是最多的,特別多的是香港、澳門、美國、韓國、日本、普吉島、馬爾代夫等。因此,她們從境外購買奢侈品牌的比例相當高(15%以上)。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