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創業板就將開板了,并于30日集中上市。看創業板公司招股說明書,會發現幾乎所有公司的股東里都能看到直系親屬的影子,家族色彩濃厚、股權集中有關。 首批28家創業板公司中有22家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超過30%。家族企業“一股獨大”,會不會影響流通股股東的權益?散戶如何避開風險?記者昨天進行了多方采訪了解。
華誼兄弟 是王氏兄弟控股
明星僅僅是“龍套”
華誼兄弟發行價格為28.58元/股,募資12億。按上述發行價,眾多明星千萬富翁將浮出水面,如黃曉明持180萬股,賬面價值5144萬元,李冰冰、任泉、張涵予、胡可、康洪雷分別持36萬股,賬面價值1029萬元。另外,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持1382.4萬股,江南春和魯偉鼎持590.4萬股。這些全明星陣容已經引起了一番驚嘆。不過,仔細研究后,一些散戶發現,明星股東按持股比例或賬面價值看,還僅是“龍套”。真正“掌門”的還是實際控制人王忠軍、王忠磊倆兄弟。其中董事長王忠軍擁有公司34.85%的股份,總裁王忠磊持有11.03%的股份,賬面價值則分別有12.55億元和3.97億。華誼兄弟傳媒則由王忠軍兄弟創立于1994年。據悉,在華誼兄弟建立之初,出資方的實際控制人均為親戚關系。不過,2005年以后,華誼兄弟開始引進外部戰略投資者,2007年,公司大股東開始將股權轉讓給部分工作人員和影視導演明星。不過王忠軍、王忠磊兄弟,目前仍是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類似公司:大禹節水公司實際控制人王棟和其胞弟股東王沖,分別持有3675.59萬股和166.29萬股,合計占發行前74.38%股份。另外在漢威電子、紅日藥業、探路者等公司中,也不乏姐弟、連襟等親屬關系。
寶德股份 “夫妻檔”控股78%
一個是董事長一個是總經理
主營石油鉆采設備電控自動化產品研制銷售的寶德股份(300023),發行價為19.6元/股,對應發行后市盈率為81.67倍,在創業板中也是高的。該公司2007年和2008年,主營業務增長率分別達到31%和27%。招股說明書還顯示,持有該公司4%股份的自然人股東趙紫彤出生于1989年,今年20歲,目前是長春工業大學的一名大三女學生,曾被網友稱為“最牛”女大學生股東。
除了這一引人關注的話題外,寶德股份的實際控制人也是典型的“夫妻檔”——趙敏、邢連鮮是一對夫婦,趙敏持股數量為3060萬股,占股本68%,邢連鮮是450萬股,占10%,兩人合計持有公司發行前78%的股份。目前,趙敏擔任公司董事長、技術總監,而邢連鮮女士擔任董事、總經理。
類似公司:吉峰農機由王新明、王紅艷夫婦控股,實際控制了發行前45.67%的股權;新寧物流由王雅軍、伍曉慧夫婦和楊奕明共同掌管;億緯鋰能的實際控制人是劉金成和駱錦紅夫婦,合計控制發行前72.11%的股份。銀江股份則由王輝、劉健夫婦控股。
華測檢測 父子持股合計45.74%
兩人發布聲明一致行動
俗話說,上陣不離父子兵,父子共同創業、或子承父業,在國內企業中是很普遍的現象。這在科技型為主的創業板公司里雖然占比不大,但也不乏例子。如華測檢測的萬里鵬與萬峰這對“父子兵”,華測檢測主要發起人為萬里鵬、萬峰、郭冰和郭勇4位自然人。公司實際控制人萬里鵬、萬峰父子分別持有公司股份15859115股和11935240股,持股比例分別為26.10%和19.64%,為第二和第三大股東,其合計持股比例為45.74%,萬峰為公司董事長,萬里鵬任公司董事。
據統計,在28家公司中,華測檢測中簽率最高,達到1.26%。在激發了股民投資興趣同時,一些散戶也注意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雖然萬里鵬和萬峰均并不是單一最大股東,但兩人已出具一致行動的有關聲明,以確保父子對公司的實際控制權。
規避風險須關注三大要素
家族持股超3成易權力集中
家族企業股東在創業初期,都經歷了艱苦的過程,對于這些家族來說,公司變為公眾企業,可以讓更多人分享成長,但作為中小散戶,還是要注意到這種現象背后的風險。
“家族企業的主要特點就是股權比較集中,容易形成"一股獨大"。”富國基金策略分析師張宏波最近對創業板上市公司作了一番研究,他告訴記者,創業板上市公司中不少是家族企業,這是他們與主板上市公司很大的一個區別,這些家族企業股權大多比較集中,很多企業家族持股都超過30%,個別的甚至超過50%,而且有的公司的董事長還身兼總經理職務,對公司的掌控能力特別強,造成其他股東對其制約的力量不足,董事會有可能形同虛設。
管理層有無專業知識很關鍵
張宏波告訴記者,對于這些家族企業,投資者主要應關注兩點:一是要關注公司的持股結構,公司的股權不能太集中在某個人身上,或者公司的發展不能太依賴某個股東,比如大家看好的華誼兄弟,但公司的發展主要依賴靠前的像馮小剛這樣的幾個股東,一旦馮小剛把公司股權轉讓出去了,公司可能就要受影響。這些因素投資者一定要注意。“如果家族企業大股東持股份額太高,超過50%,公司的發展完全維系在一個人身上,風險就比較大了。”
二是要關注公司管理層的專業知識和管理能力,創業板企業大多都是科技型企業,比如計算機、軟件、生物醫藥等,主要股東大多還在公司身兼要職,因此管理層的專業知識非常重要,比如石基信息的老總,本身就是所從事行業的科技帶頭人,這樣的企業就比較看好,當然如果是食品等科技含量不高的企業,專業知識的要求就不需要這么高,但管理能力還是要看重的。
上市首日市盈率太高要謹慎
除了以上兩點外,投資者還應關注公司所在的行業的成長性、業績的穩定性和成立時間的長短,比如即將上市的28家企業中,有幾家是生物醫藥類企業,目前來看成長性就比較好,而電子信息類的幾家企業成長性和穩定性就稍差一些,有些公司雖然業績很好,但成立時間短,追溯不到過往的業績,投資者對這類公司也不能給過高的市盈率。
另外,投資者還應關注這些家族企業上市開盤首日的表現,來修正自己之前判斷,即使是成長性很好的企業,如果首日市盈率就漲到80、100倍,透支了未來的發展空間,投資者還是謹慎為妙。
深交所有關負責人稱:
已出臺規定要求集體決策
針對創業板家族企業一股獨大的現象,深交所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創業板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指引》強化了董事會的決策審批,強調集體決策審批或聯簽制度,要求《公司法》規定的董事會具體的職權應當由董事會集體行使,不得授權他人行使,對董事會的章程加以剝奪或變更,董事會章程規定的其他規程之前對于涉及重大業務的事項,也要求實行集體決策審批或者是聯簽制度。不得授權單個或幾個董事單獨決策。
同時,杜絕發生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利用關連交易、資產重組、墊付費用對外投資、擔保和其他方式直接或者是間接侵占上市公司的資金資產的現象,嚴禁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利用未公開重大信心進行內幕交易、短線交易、操縱市場和其他欺詐的活動。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