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北京市繼前發住房限購重拳發布后,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業、辦公類項目管理的公告》。年后的限購政策,對北京樓市可謂是一次大地震。為抑制房價反彈、樓市過熱,本次公告也意在鞏固限購政策的成果。
公告指出,對于規劃為商辦類的房屋,中介機構不得以任何方式宣傳房屋可以用于居住,同時商業銀行也將暫停對個人購買商辦類項目的個人購房貸款。也就是說,如果個人想要購買商辦類的房屋來進行投資,銀行是不會給他發放個人購房貸款的。投機炒房者也就不能依靠個人購房貸款來進行商辦類房產的投資,進一步縮小了投機炒房者的投機范圍。
對于個人購買可售的商辦類項目,名下需無北京住房和商辦類房產記錄,并且需在申請購買之日起,在京已連續五年繳納社會保險或者連續五年繳納個人所得稅。往往社保和個人所得稅這一條限制,就關上了很多想在北京買房人的大門了。
商辦類房產不僅不能宣傳為可以居住,同時若開發企業將新開工的商辦類項目違規改為居住用途的,一經查實規劃國土部門將依法收回土地,商業銀行也會對該企業在北京市所有項目暫停授信。

本次發布的公告可謂是對購買和開發雙方都做了嚴苛的限制,北京市是否還會進一步出臺更嚴厲的限購政策,樓市地震是否還將繼續呢?
無論政府下一步的措施是什么,限購政策已將很多人攔在了北京的樓市外。雖然無法買房,但資產不能任由它縮水貶值,保值增值是大家的共同希望,那么還有什么合適的投資理財方式呢?
對于有一定資產,又暫時無法進行大額固定資產投資的人群來說,互聯網金融何嘗不是一個可考慮的理財渠道呢?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中國互聯網金融已經具有不小的規模,從支付寶到余額寶,從余額寶到P2P理財,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互聯網金融的理財大軍中來。從預期收益率而言,曾經火遍中國的余額寶如今也不再有優勢,預期收益率不僅是浮動的同時低于銀行理財產品。反觀P2P平臺,雖然幾經降息潮,行業綜合收益率已降至9%左右,但仍有不小的優勢。另一方面,隨著監管政策的不斷落實,行業健康步步提升,一個優質的P2P平臺可以說是一個可嘗試的理財新渠道了。
P2P平臺以投資門檻低,產品多元而滿足了不同人群的理財需求。百元起投的平臺就有PPmoney、小管家、君融貸等,另外也有起投金額較高的,比如人人貸的起投金額在500元—1000元不等。各類P2P平臺有30天以內的短期理財產品,也有3-6個月不等的中期理財產品,以及6個月以上的長期理財產品。
切實考量自身的資產情況,選擇合理的理財方式,不糾結買房一樣可以生財有道!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