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六大機遇中,VC和PE機構最直接的可以對出版企業進行注資參股的就是出版傳媒集團。出版新政中最重要改革是推動企業轉制,股份制改造,鼓勵出版行業跨界合作。改制和跨界中,資本可以起到推動作用,同時也可以從中獲得投資機會;另一方面,民營企業也可以從數字出版、網絡出版、手機出版等新興出版形態,以及基于動漫、游戲等衍生出版產業和產業鏈上下游中挖掘機會,比如全國性的出版流通企業和物流企業等。
清科分析師表示,由于出版業在最新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7年修訂)中被列入禁止外商投資的行業,因此,只有人民幣基金才可以在出版領域大施拳腳。境外投資機構要想分得一杯羹,需要通過成立人民幣基金的方式方可進入。
傅仲宏在分析出版行業的投資機會時認為,政策雖然利好,但風險投資的進入卻非常謹慎。不僅僅要看規模,還要看其創新能力,真正實現跨界并且不拘泥于傳統出版行業的企業才會是其選擇的對象。比如中南出版傳媒集團不僅包括9家出版企業、3家發行企業,還涉及動漫、網站、媒體經營等,全產業鏈運營且能互相助益是資本比較看中的。
記者觀察
政策落地尚需具體路徑
在出版行業的漸進式改革中,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民營資本進入出版行業的通路被打通。那些原來活在灰色地帶的民營出版公司的地位得到了認同,這給從邊緣走向主流的民營出版公司帶來了原來不曾有過的“安全感”。但是,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除了磨鐵文化,目前風險投資在民營出版行業的動作并不多。
記者采訪國內某知名民營圖書公司的董事長時,他正忙于與各個國有出版社談合作。在他看來,“1號文件”雖然進一步明確了民營出版商的地位,但并沒有進一步的細則和Cye.com.cn扶持民營出版商的路徑,民營公司的版權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在他看來,出版公司最核心的價值在于創意和策劃,而這個價值是要通過出版權才能形成對資本的吸引力。以華誼兄弟[47.48 0.36%]為例,其之所以能夠取得上百倍的市盈率,核心價值在于其文化創意上的價值,而這個價值正是通過其拍攝權體現出來的。
出版公司的出版權就相當于拍攝權。目前,民營公司還是要通過與國有企業合作的方式來獲取出版權。如果沒有出版權,民營出版公司無法與資本談條件。
正如一個沒有拍攝許可證的影視公司一樣,沒有出版權的圖書公司不可能實現像華誼兄弟那樣的業績。如果民營公司有了出版權,上述老總忙著談合作的恐怕就不是出版社而是風險投資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