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殼上市的一大關鍵訴求,就是避開了IPO上市所要求的盈利指標。但是,避開了對盈利指標的要求,跟實現了盈利是兩碼事,跟未來可能實現盈利也是兩碼事。以剛剛完成借殼的酷6傳媒為例。數據顯示,其二季度凈虧損擴大至1180萬美元,相比一季度1040萬美元的虧損,虧損額有增無減。其二季度持續經營Cye.com.cn業務(視頻網站廣告)收入為240萬美元,凈虧損為1470萬美元,環比擴大60.4%。其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287萬美元,相比于一季度5264萬美元現金,二季度現金消耗速度驚人,減少了近8成。有分析認為,以這樣的消耗速度,現有的1287萬美元已經不足以支撐其第三季度的運營,即使按照此前華友世紀(酷6傳媒前身)與大股東盛大網絡達成的收購協議,盛大網絡將3690萬美元及時打到酷6賬上,酷6的現金也只能支撐不到三個季度。屆時,要么是盛大繼續增資,要么選擇在市場上再融資,否則難以為繼。
IPO上市,需要向公眾展示自己的“前途”,而借殼上市只需要向殼公司展示自己的“錢包”即可。因此前者可以實現向市場融資,而后者則不能,實現的只是公司間的股權轉移和財富/負債的重新分配而已,當然,其目的還是為了“以后”能融資。有業內人士尖銳指出,過往經驗表明,公司借殼上市之后,很有可能通過利潤轉移等手段,把財務報表做的好看一些,并通過日后的增發股票來實現其“借殼”時沒有實現的融資目的。因此,如果今后哪一天,如果某些“借尸還魂”的上市公司準備增發股票進行“吸血”時,廣大投資者切記要謹慎對待。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