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深圳南山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內,陸陸續續傳出一些消息,說騰訊已投資了民營快遞公司順豐,并獲得了后者的倉儲及快遞服務支持。自去年以來,騰訊已連續投資了多家公司,順豐是最新傳言中的一個。當眾人都在猜測騰訊的收購意圖時,騰訊卻一直不言語,它在不動聲色地下著一步暗棋。
為了這盤棋,今年5月30日,騰訊對自己的內部組織架構進行了大調整:原有的電子商務部被電子商務業務線所取代。新的電子商務線也被分為電商運營部、電商平臺部、虛擬服務電商部、生活服務電商部和電商研發部五個部門。現在,棋局已經明朗,它是電子商務。
這個新業務線的辦公地點,是緊挨著騰訊大廈的大族激光大廈。大廈的2—6層早已粉刷一新,擺放著嶄新的辦公桌和電腦。不過,大部分辦公桌現在還都沒有主人,因為一些部門如電商平臺部,對騰訊而言也是完完全全的新事務,除了來自騰訊內部的幾個“官”,其他的“指揮官”及“士兵”,全都要從外部招聘。
正是這些新招進來的員工,從招聘官口中聽到了騰訊已投資順豐的“消息”。事實上,這也僅是騰訊高層向他們釋放的一個“利好”。更多的利好還在陸續釋放,比如“騰訊董事會已下達決議,將舉全公司的人力物力來做電子商務,今后電子商務方面的投資將不設限”。據說,僅新設立的電商平臺部手里握有的可投資額度就高達95億元。
8月19日,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吳宵光在派代網年會上更是宣布,今年年底騰訊將正式推出新的大型B2B2C電商平臺,騰訊已投資的B2C企業都將融入這個新平臺,而且還會陸續注入新的B2C企業和品牌廠商資源。
“騰訊將電商當做自己未來的轉型,對這一塊的投入將超過以往所有投入,力度等同于二次創業。”正在忙于招兵買馬的騰訊高管們,不斷將公司的決心告訴所有合作伙伴及新員工,6年后,對于電子商務他們不再小打小鬧。
野心
事實上,與順豐的曖昧,也只是證明企鵝野心的一環。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國內最大民營快遞公司,順豐2010年的銷售額為120億元,擁有8萬名員工、18架貨運飛機。同基本都是網購訂單的“四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匯通和韻達)相比,順豐的收入是后者的好幾倍,但其電子商務包裹,卻只占整體業務量的8%。
順豐至今沒有回應與騰訊合作的消息。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吳宵光也承認,他們今年確實同所有中國出名的快遞企業,包括順豐都進行了洽談,至于雙方是否合作,他并沒有正面給出答復,只是意味深長地說:“對新成立的平臺,未來我們在考慮提供統一的物流服務,這一塊當然也希望集合社會上的優質資源。”
對電子商務行業,快遞是商品到達消費者的最后一公里,但這一公里卻因為種種原因,成為制約中國網購的短板。所以,今年1月,阿里巴巴的馬云宣布將投資100億元,打造一個開放的物流平臺,京東商城CEO劉強東也不遺余力宣稱,去年融到的1.5億美元中的一半都得投放到物流上去。
如果真的與順豐結盟,無疑是騰訊鞏固其電商同盟的興奮劑。據知情人士透露,以順豐的規模和地位,騰訊投資順豐的資金額度,估計是所有投資項目中最大的。
“3Q大戰”之后,作為中國互聯網盈利最多的公司,騰訊也開始反思并表明態度,公開以開放平臺戰略改變自身形象。更嚴肅的問題是騰訊發現了自己潛在的最大危機:今年二季度,QQ最高同時在線賬戶數比一季度下降0.4%,這是其2004年上市以來的頭一遭。
投行高盛也適時發表報告稱,騰訊未來營業額增長將放緩,畢竟中國網民人數已經出現了增速放緩的趨勢,并預言QQ遲早會遇到瓶頸。如今QQ用戶已經發展到了拋物線的頂端,騰訊必須提早做好準備,應對變局。
另一份來自中國互聯網數據中心的調查則顯示,中國網絡游戲的消費支出占所有互聯網支出的比例,將從2011年的32.9%下降到2013年的23.9%。在目前騰訊的營收來源中,網絡游戲收入占比40%以上,一旦未來盈利下降,騰訊的高市值也會跟著下降。
騰訊高級資深副總裁吳宵光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大環境的變化,讓他覺得騰訊必須找到盈利新方向。
目標很快就聚焦到B2C上。大摩近日發布的報告稱,未來三年中國B2C電子商務市場的年增長率將達到70%至75%。中國互聯網的另兩座大山,已投資了百麗和齊家網的百度,剛剛投資了樂淘網;已分拆淘寶商城為獨立公司的阿里巴巴,早就在深耕這個市場。
從去年年底開始,派代網分析師李成東就感受到了企鵝的焦慮,“早在今年的大投資前,騰訊就經常來與我們溝通,哪一家網站適合投資。”派代網是目前中國電子商務最為有名的交流平臺,并對中國多家網購網站的運營及銷售進行過研究。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