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VC今年特別冷。清科集團數據顯示,VC行業今年前三季度整體投資額下降了60%~70%,VC募資下降了70%;PE投資下降40%,募資下降70%。
從數據上顯示,PE/VC似乎已經進入了冬天里的募資困局,而在日前舉行的2012“外灘金融·上海國際股權投資論壇”上,與會人士卻并不以為然。與會人士認為,雖然募資狀況有所降溫,但并沒有那么糟糕。
“錢是有的,只不過有的在口袋里,有的在紙面上,有的還在想如何投,還沒有想好,有的可能做了其他的事情去了。”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卓福民表示。
“現在還不是募資的冬天,而是秋天。”諾亞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汪靜波表示,目前券商保證金規模2.3萬億元,公募基金規模2.1萬億元,而從2008年開始發展的人民幣PE規模則已有4.7萬億元,發展速度還是非常快的。有必要停下來思考這個行業應該如何發展,GP(普通合伙人)不能僅僅給LP(有限合伙人)提要求,應該更主動去維護生態環境,維護投資收益,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過去一段時間接觸到的不少人,但凡跟資本市場有接觸的,全都下海做PE了,也沒有研究隊伍,市場上什么熱他們做什么。”她說道。
從前兩年的“全民PE”到現在的募資降溫,為何LP對于股權投資不再那么狂熱?
上海科技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建國表示,原因有三,首先是總體經濟形勢不佳,導致很多LP的資金流出現了問題;第二是股市低迷,很多股票一開盤即跌破發行價,致使LP對投資回報的預期不確定,開始降低投資速度;另外,由于相關政策的不確定性,比如前段時間對PE稅收政策有所調整的傳聞等。
元禾資本基金管理人王吉鵬也認為,資本市場整體市場估值回歸到健康的水平,對于LP來說,預期會大大降低。發行速度減緩以后,退出時間會拉長,回報降低,直接造成投資回報率降低,所以并不再那么吸引。
與會人士建言,以往PE/VC投資退出和回報的主要途徑大多通過上市實現的路已經越走越窄,今后的退出方式一定是多元化的。PE/VC的本質是犧牲流動性換取高回報,而對于流動性要求不高的主要就是長期資本,在國外來看主要是大型養老基金、校友捐款基金、高凈值個人等。而中國則是需要一個長期的調整過程,未來隨著長期機構投資者LP的入場,能夠幫助整個行業樹立正確的投資PE/VC行業的觀念。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