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分行業存在良好“錢景”
在醫療產業迅猛崛起的同時,針對行業發展的冷思考也開始出現。中技富坤投資基金合伙人胡家武表示,在目前的醫療健康投資中,選項目時應該比較慎重,“因為持續的一級市場高估值,在醫療健康和醫療服務領域雖經過一年的大幅度調整,卻并沒有明顯的估值下降。”
這種白熱化不禁喚醒了PE/VC對細分行業的關注。“凡是什么東西太熱,都不是非常好,醫療行業投資這么熱,風險也值得警示。”建銀國際醫療產業基金投資總監何風志對此作出思考。
“一定要投在你領悟和理解的醫藥細分行業。”高特佳投資集團執行合伙人郭海濤稱。郭海濤對醫療產業細分行業的投資有著較深的洞察和理解,2007年12月,高特佳對博雅生物(300294)作出投資,當時,博雅生物的凈利潤僅有800萬元,但經過5年發展,博雅生物不僅實現在創業板上市,截至2012年前三季度實現的凈利潤也達到5458.3萬元。而就在11月27日,博雅生物表示擬以1.156億元現金收購海康生物68%股權,提高雙方在原料血漿采集、產品研發等方面的協同效應。對于博雅生物所處的行業發展高門檻,郭海濤有著深刻的感觸,“血漿資源是最重要的。”他表示。
事實上,眾多PE/VC對醫療產業細分行業的發掘,也是為了規避逐漸出現的投資同質化。廣發信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肖雪生表示,醫療產業投資有兩個風險,一個是估值風險,一個是政策風險,在估值風險方面,不可對同質化的產品和服務給予過高期望。
為此,內外資的PE/VC對國內抗體藥物、血液制品、微創醫療等眾多細分領域的投資作了深入挖掘。以NEA基金為例,對民營醫療服務投資開始表現出極高的熱情,蔣曉冬介紹,NEA目前投資了三家醫院,其中包括一家專業腫瘤治療機構和一家專業康復機構。“我們還要持續加大投入,這扇門一旦打開,發展速度將會超過美國等地區出現過的變革速度,這是一個長線的投資,我們非常有耐心做好功課。”蔣曉冬對此充滿信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