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昨日通過官方微博宣布,已經啟動公司的上市事宜,上市地擇定美國。阿里同時表示,“未來條件允許,我們將積極參與回歸國內資本市場。”
青睞港交所卻未獲綠燈
“盡管更青睞香港上市,但馬云已經等不及了。” DCCI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劉興亮告訴上證報記者。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一天前,新浪微博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IPO申請文件,計劃籌集最多5億美元。
去年4月,阿里巴巴5.86億美元戰略入股新浪微博,獲得其18%股份。根據雙方協議,新浪微博一旦上市,阿里的持股比例有權由18%繼續增持到30%。劉興亮告訴記者,本以為阿里會借新浪微博上市試探一下美股市場的反應,沒想到阿里自己的動作會這么快。
事實上,阿里早在三年前已經開始著手IPO。2007年,阿里巴巴從港交所退市后,曾于2012年5月回購雅虎所持有的公司股權的一半,為整體上市鋪路。根據約定,阿里如果沒有在2015年前啟動IPO的話,其未來上市時將無權買回另外一半雅虎所持有的股份。
而從目前阿里巴巴的股權結構來看,算上馬云本人持有的7.4%股權,整個管理層的持股比例也只有10.4%。根據日本軟銀和美國雅虎披露的數據,這兩家公司各持有阿里巴巴集團36.7%和24%的股權,顯然不利于管理層對于公司的把握。這正是阿里巴巴集團提請香港監管部門批準其“合伙人結構”的直接原因。不過,由于港交所始終未為其打開“綠燈”,阿里最終選擇了在美國IPO。
與京東搶占上市先機
隨著競爭對手京東在年初遞交赴美上市申請,計劃融資5億美元,隨即又獲得騰訊15%入股,獲注騰訊基因,阿里巴巴啟動赴美IPO無疑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一位接近阿里巴巴的投行人士告訴記者,以“電商”基因起家的阿里近來頻頻出手投資并購,以擴建自己的生態圈,這加劇了其IPO融資的迫切性。
一位互聯網企業上市負責人告訴記者,戰略入股有利于其提高上市估值,但對本身的財務和資金要求也更高。“故事都已經編好,在這種情況下,阿里和京東誰能夠搶占上市先機才是最重要的,這從當年優酷和土豆上市的情況可見一斑。”
雅虎集團披露的阿里財報顯示,如剔除2012年第三季度阿里支付雅虎5.5億美元的技術轉讓費的影響,阿里自2010年開始,收入與毛利均進入高速增長階段,2012年至2013年第三季度,平均每個季度收入增速都超過了50%,甚至有時候高達80%。
據報道,阿里巴巴集團計劃于4月份在美國提交IPO申請。接受相關調查的10名分析師平均預期阿里巴巴集團的估值為1530億美元。業界預計,阿里IPO融資額有望達到180億美元,很可能超越Facebook的160億美元規模而創下互聯網公司上市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上市資產并不包括支付寶在內的阿里小微金融集團。按照阿里巴巴多位高管的說法,其金融業務傾向于單獨IPO。
根據馬云在2014年致員工信中的戰略重點部署,阿里的年度重心將是“全面從云打到端”,而在未來十年內,阿里的戰略目標是“建立DT(data technology)數據時代中國商業發展的基礎設施”。由此看來,阿里云也將成為其整體上市中的一大看點。“更有可能成為其向華爾街講述的電商之外的故事。”上述互聯網企業上市負責人告訴記者。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