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26日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將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的“新36條”分工至各個部委。券商研究機構認為,該政策的頒布實施將為受益行業帶來新的投資機遇,接下來掘金“新36條”所帶動的行業領域將成投資者的必修課。
據悉,該政策明確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的投資領域包括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和政策性住房建設、社會事業、金融服務、商貿流通、國防科技工業、重組聯合等。
申銀萬國對此提出了兩條投資邏輯,一是高盈利行業的上游設備和原材料供應商,若被開放領域具備較強盈利能力,民間資本將樂于大舉進入,投資新建產能,該領域上游也將獲得增量訂單,包括上游的設備供應商和原材料供應商。申萬提出盈利水平較高的行業包括采掘、電力設備、醫療、資源回收利用、金融、通訊運營等,建議投資者關注這些行業上游。二是在鼓勵民間投資“新36條”重點提及的行業中,已經較具規模的民營企業除了擁有先發優勢外,還將充分享受政策紅利。這類代表性的民營上市公司,也將是政府鼓勵民間投資的直接受益者。
中金公司認為,政府希望做但可能缺乏資金、對資本要求相對較低、且有利可圖的行業受益“新36條”會最直接。預計其中的城市公用事業(污水處理、環保、城市燃氣等)、傳媒出版、電影等文化產業、教育、醫療、零售(商業流通領域)受益趨勢最為明顯,具有長期潛在機會,同時也提到,已經進入這些行業且占有一定市場份額的民營公司受益將最直接。
湘財證券認為,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交通電信能源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國防科技工業、保障性住房建設、新興戰略產業等領域,有利于經濟轉型和效率提高,房地產投機資金有可能流向尚需大力發展的行業,公用事業、傳媒、醫療服務等三個行業受益最為明顯,建議投資者對此密切關注。
“雖然‘新36條’強調民間資本可以進入所有法律不禁止的領域,但從實際約束看,資金去向還需政府和資本雙方‘你情我愿’。”中信證券(600030,股吧)提出,對民間資本而言,逐利是天性,更希望進入利潤更為豐厚的金融、壟斷能源、醫療服務等領域,綜合政策導向與民間資本的實際需求,建議投資者關注環保及公用事業、醫藥、通信及新興服務產業,同時關注民營資本進入中政策性住房領域帶來的保障性住房加快推進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