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效應是B2C未來盈利的保障
雖然B2C還不能盈利,那么B2C為什么要繼續堅持賠本賺吆喝?答案是最求規模效應。B2C企業正在經歷國美、蘇寧過去幾年所走過的路程。前幾年,國美、蘇寧都遇到了同樣的盈利問題,然而他們通過快速擴展,擴大了規模,超越了所有競爭對手,同時也確立了在渠道上近乎壟斷的話語權。國美、蘇寧形成規模壟斷后,具有了對供應商強大的議價能力,與競爭對手相比在采購成本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盈利是必然的事情。此外,在國美、蘇寧的壟斷下,競爭對手遲早要被其吞并或打敗。因此,B2C行業追求規模效應,在未來“靠走量來賺錢”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通過擴大銷量和降低利潤率來尋找盈利的平衡點。
如何進行B2C的投資
雖然B2C受風投青睞,但不少風投仍謹慎面對B2C。如何選擇有潛力的B2C企業,成為在未來能利用規模效應來保障盈利的B2C企業是個關鍵性問題。選擇B2C企業需要考慮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產品選擇
產品對于B2C的成功非常重要,風投需要評估B2C企業的產品,是否能保證未來持續的盈利性,產品選擇必須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產品差異化
B2C所賣的產品具有差異化,能發揮網購的價格和渠道優勢。目前中國B2C所賣的產品的種類只有六類,商城類、3C類、時尚服飾類、鉆石、嬰幼兒用品和圖書類,而更多的細分市場產品未被開發。
毛利率高
單位產品的毛利率必須要高,否則不足以支撐B2C企業的運營。雖然當當和卓越運營多年,但其主營業務書籍的毛利率較低,導致當當和卓越盈利極低,這也是近年來當當和卓越逐漸轉向了毛利率較高的綜合百貨產品業務。而好樂買的鞋子的毛利率能達到20%,遠高于書籍和電子產品的毛利率。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