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21日,“2010創業家年會暨全球創業周中國站開幕式”在北京香格里拉飯店隆重舉行。
以下是賽富亞洲投資基金首席合伙人閻焱的發言:
我本人很不愿意參加類似的會議,牛文文在中國企業家論壇邀請我三年,我至今沒有參加過,因為對于我來講,一半是嘗試、一半是廢話,基本上是對生命的浪費。這一次牛文文給我打電話說來,最主要是因為,創業家是我很喜歡的一份雜志。我曾經給牛文文打電話,非常祝賀他,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第二,我非常贊成牛文文從中國企業家出來做創業家,這是一個行動。
牛文文給我做了一個題目“創業家與企業家”,我投資創業16年,至今沒有一個叫做創業家,有可能會投資成功會叫投資家,但更準確的是叫做投資者。我改了題目叫做“投資者和創業者”。
創業者和投資者有哪些本質區別。第一,創業者大多數年輕,投資者相對老成;第二,投資者相對激情橫溢,投資者相對穩重一些。第三,創業者大多數缺乏經驗,投資者大多數是經驗比較豐富。第四,創業者大多數闖勁實足,投資者保守穩重;第五,創業者大多知識局限,投資者大多見多識廣;第六,創業者容易及早、氣餒,投資者比較平衡、堅持;第七,創業者大多數不懂財務計劃,投資者大多精于金融安排;第八,創業者大多具有理想主義的色彩,投資者則更具理性的現實。
因此創業者與投資者的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他們是成功的搭檔的,是一榮倶榮,一損俱損。但是,創業者與投資者根本利益時常會有沖突的。但這種沖突的調和與解決正是一個創業企業健康成長的重要動力,也是保證創業不犯大錯,最終成功的重要過程。由此可見,創業者能在早期引進有經驗的投資者是創業者成功的一個重要的措施和保證。一個好的投資者給創業者所帶來的絕不僅僅是錢,它是創業成功的催化劑和重要保證。
作為一個投資人從我們的眼光去看,如果將來有愿意去做創業,應該了解一個投資人去看創業者的時候,看的是什么。
首先如果大學生沒有畢業去創業,我一定不會投。我本人非常反對大學生創業,不知道為什么上海搞大學生創業,鼓勵大學生干“壞事”。一個投資者看創業者,首先看行業的增長潛力。另外非常重要看所從事商業模式的可擴充性,這對于投資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要注重自己和競爭對手的差異性,中國同質性太多,包括中國的人看上去都一樣,做的事情重復性太多。另外比較注重創業者的自信和決策能力。另外比較注重創業的激情,有一句話叫做你是不是Hungry,是不是有饑餓感。除了激情之外,因為激情是最廉價的,最容易得到的,尤其是中國的創業者,都有激情,但比較難得到的是毅力和堅持。在中國的環境中,毅力和堅持是特別重要的。作為創業者有沒有包容性和團隊的精神。另一個是自律性,如果沒有自律是很難成功的。另外一個是自我修正的能力。
這些因素都是創業者要想成功必須具備的。創業難就是因為你具備這些因素就一定成功,那不一定。創業不是一個科學,也不是一個藝術,他就是一個創業。
這些年我們做投資,我們看到一些成功的企業和人一樣,有他的DNA,一個企業首先非常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一個領袖,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大家想一想Appye,如果沒有喬布斯,蘋果的股票一路千丈。第二是要有一個團隊。第三是商業模式的可擴充性。第四是要有非常清晰的盈利模式,作為商業模式跟人去交談,如果二十分鐘談不清楚怎么賺錢的話,那你回去再想想。第五是核心競爭力,你跟別人競爭你的長處在哪里,怎么跟競爭對手區別。第六是要有好的企業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融合。我們在互聯網曾經犯過很多錯誤,做很多互聯網的公司,我們空降很多的CEO,互聯網泡沫破滅以后,我們做了調查,95%以上的企業都死了。中國從外面派CEO的模式基本上不成功。第七是要專注。剛才李書福講到做車,我想他未來能不能成功不敢保證,但我想他對車的偏執是有目共睹的。大家說車就是一個沙發四個鼓輪,這是不太對的。小潘的公司給我印象非常深刻,后來果然成功了。第八是Timing對商機時間的把握非常重要。
有了上面的DNA是不是一定成功?答案是未必。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