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的早春,北京中關村南大門豎起了一塊巨幅廣告牌,上面寫著:中國人離信息高速公路有多遠――向北1500米。廣告來自張樹新創立的北京瀛海威信息通訊公司,這幅圖景也被視作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啟蒙先聲”。
時移世易,無遠弗屆的互聯網早已彌合了人與“信息高速公路”之間的距離。電腦網絡成為辦公場合的基本配備,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也給智慧城市的愿景增添了堅實的基礎。
而在互聯網行業內,度過了創業艱難,互聯網巨頭或鯨吞、或蠶食,掀起了行業內的投資巨浪――
騰訊是國內盈利最豐的互聯網公司,2010年,騰訊公司年收入超過200億元,為了在數量龐大的QQ用戶中尋求新的增長點,大手筆的戰略投資頻頻出擊。百度是國內最大的搜索引擎,上市6年后,公司市值一度超過500億美元,大魚當先,小魚隨行,中小互聯網企業難擋百度話語權的誘惑,在庇蔭中謀求發展生路,而百度也要藉由“魚群”的隨行鞏固自己的行業地位。騰訊和百度并不“寂寞”,在投資的道路上,有阿里巴巴、盛大等業界大佬伴隨左右,暗戰也在悄然展開,他們都擔心被對手搶占先機。不少行業巨鱷還將觸角伸向跨界投資,在看似雷同的互聯網投資戰略背后,并購行為及投資策略的差異也漸漸凸顯。
騰訊的“八爪魚狩獵術”
日前,上海市青浦工業園區傳來“添丁”的好消息,騰訊公司與上海市政府簽署了騰訊華東云計算中心和電子商務基地的投資合作框架協議,擬新建的騰訊云計算中心將是亞太地區最先進的云計算及云存儲基礎設施服務平臺之一,騰訊將會把這一基地打造成為亞太地區的電子商務“重鎮”。
據悉,在云計算這一新增長點上,騰訊已申請了29項相關專利技術,居國內領先。但對技術高地的投入僅僅是騰訊戰略布局的一部分。今年年初,騰訊斥資50億元成立產業共贏基金,6月15日又將規模翻倍,擴展到100億元。而從年初到現在,騰訊已確定的投資對象覆蓋網絡游戲、社交網絡、無線互聯網、電子商務及新媒體等諸多領域。
把視野放寬到近年的整體表現,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經營的“企鵝帝國”將觸角伸向了中國互聯網行業的方方面面,以致幾乎每一位新晉的互聯網創業者都要回答投資人一個問題:這個項目如果騰訊做了怎么辦?
騰訊龐大的產品線和“恐怖”業績也印證了這一假想的合理性。2011年2月,騰訊市值達到471億美元,如果剔除百度,其他所有中國互聯網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都不及騰訊一家。2010年,按純利計算,騰訊年增長率達56.2%,QQ活躍用戶在第三季度已達6.47億。這也意味著,平均每2個中國人,就有一個是“QQ控”。
騰訊的投資帝國慢慢 “浮出水面”。同程網、RiotGames、Discuz、深圳網域、高朋網、易迅網、華誼兄弟、藝龍、好樂買、媽媽網、創新工廠、金山軟件、F團、珂蘭鉆石等,都先后步入騰訊陣營。在過去的十幾個月中,騰訊進行了40多次對外收購。對比下就知道2011年的投資有多兇猛,過去11年,騰訊的并購交易總量不過30多起。
今年2月,騰訊聯合馬云、虞鋒、史玉柱、沈國軍等知名企業家創立的云鋒基金也在業界掀起“風云”,其中最引人關注的一筆投資就是與美國首屈一指的團購網站Groupon共同打造了團購網站“高朋”。截至2010年底,中國團購網站達2612家,消費額達到25億元。雖然“千團大戰”局勢紛呈,“高朋”并未收獲顯著回報,但在投資“高朋”背后,騰訊的“本土眼光”及“國際野心”得以彰顯。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