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困境
Square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從每一筆交易額中收2.75%的分成,或者對于每一個商戶而言,每月收取275美元。但在Square的業務中,10美元以下支付占了大部分,就這部分來說,這樣的分成可能利潤太低了。與中國很多公司想的一樣,Square想獲得所有支付數據,然后用它幫助商戶營銷,之后Square可能會從營銷營收中獲得分成。
但是,Square創業模式被一些主打個人服務模式的創業公司引入中國之后,主打的服務變成了代繳水電費、手機充值、轉賬等,支付公司再收取服務費,而這些功能,也被認為太具有可取代性。
還遠遠沒有開始盈利,便要想著轉型,是目前很多類Square創業公司遭遇的現狀。“我們現在瞄準的用戶就是那些不會用網銀的,但是智能手機時代,大家被教育的機會也很多,我們這類支付公司肯定會有一個存亡的時間區間,3到5年,要么去改變自己,要么死掉。”盒子支付的一名內部人士向本報表示,盒子支付目前正在關注垂直行業領域的用戶。“這類用戶可能比較少,比如10萬,但是要去深度開發,還是很有市場。目前我們關注的保險領域,一般的買賣保險,雙方溝通好拿出方案,保險銷售人員就不用拿著單子回公司審單了,直接用電子審單,10分鐘客戶就可以付款,我們正在開發這一個細分領域的用戶,為他們提供移動支付方案。”
正在改變的還有樂刷,硬件產品,對于創業者們來說,都是過渡型產品,用于吸引人氣。“樂刷推出的卡包亦即電子錢包,還有樂Pass就已經完全脫離了硬件而存在。”上述來自樂刷的人士表示,但是,行業內最大的競爭對手還是支付寶,它的任何一個微小的創新,將會改變我們整個行業創業者們的生態,支付寶永遠是大頭,我們這些創業公司,最多只能做一些補充。
移動支付領域的創業布局大致已定,新的創業機會較少,投資了盒子支付的金沙江創投副總裁楊志偉此前就表示,支付領域由于涉及到牌照的問題、支付鏈條太長,風險很大。
支付行業到一定的階段,就是在拼資源、拼資金,而越來越多的例子也證明,除了游戲以外,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創業,門檻正在因互聯網時代的巨頭挺進,而被拉得很高。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