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三
快遞不快3天路“走”14天
“運貨速度慢,也會影響生意。”網店主“奇人有奇天”告訴記者,他曾經往太原發過一件商品,用了14天,而一般情況下,只需3天就可以送到。還有一位朋友從琿春發來一件貨,到達長春后7天沒有派發下去。由于快遞不及時,影響了客戶對他的信譽評價,生意量受到影響。
聲音四
快遞服務跟不上有店主選擇退出
吉林商盟副盟主paisandaocai表示,電子商務中有“三流合一”的說法,資金流,信息流,商品流(即物流,快遞),最重要的就是商品流。去南方考查時他發現,南方快遞業非常發達,每公里都會有一個快遞員,而且價格很便宜。但我省物流網點相對較少,價格也偏高,“有些吉林網店主退出淘寶的原因,就是因為快遞行業服務跟不上。”
快遞公司說
業務量“逆差”致運價高
長春市某快遞公司長春分公司的邊經理表示,目前我省快遞行業發展不規范,“主要體現在市場不成熟,快遞公司管理不規范,價格戰不斷。”據了解,目前我省的快遞價格去年12月份重新調整后,每公斤價格由12元下調到6元,但是這個價格仍然高于上海、廣東、浙江等經濟發達地區,“這些地區每公斤運費在2元左右。”
分析價格過高的原因,主要是我省快遞業務量少,尤其是“出港”業務量。他說,“雖然近幾年網絡購物量激增,公司業務量有所提高,但從統計的數據看,‘進港量’是‘出港量’的2倍左右,而且這種差距隨著購物量增多越來越大。”比如2009年,他們公司每天業務量在4700票左右,其中進港量在2400票,出港量在2300票。但2010年,一天進出港量在6000票,到港量就是4000票,出港量在2000票。“我們的利潤都在出港業務上,而一件進港商品費用才1元,根本不夠成本。”
數據說話
快遞“不快”有原因
采訪中記者發現,一些民營快遞公司的規模非常小,收購點環境也不好。在長春汽車產業開發區附近一快遞公司的收購點,租用的一間民房就是其收貨網點。走進網點內,地上隨處扔著各種包裝盒和紙,一些快遞件被隨意堆在屋內。
“現在我省大規模快遞公司僅在10家左右。其余快遞公司規模相對較小。所以一些快遞公司甚至要依靠物流來發送貨物。”長春市某快遞公司高經理告訴記者,這是有些快遞“不快”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