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戶依然可以買到遠遠低于境內市場價格的商品。境外代購因其便捷性和實惠性受到越來越多白領的青睞。對于賣家而言,境外代購成為個人發家致富的好方法;對于買家而言,境外代購可以讓他們省下不少錢。
正是這種“雙贏”模式,個人境外代購業務近幾年取得快速發展。根據易觀國際的數據,2008年中國境外代購市場規模達到28.95億元,同比增長691%,市場增速遠遠高于網上零售市場整體發展速度。
然而近期海關總署的“一紙公告”標志著個人境外代購“免稅時代”的終結,個人境外代購的價格成本和時間成本都可能大大增加。
海關總署近日發布公告,從2010年9月1日起,個人郵寄進境物品,海關依法征收進口稅,應征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征。而在此之前進口稅免征稅額為500元,超出500元的只征收超出部分。這一政策改變對于個人境外代購賣家影響甚大。
代購成本上漲
目前個人境外代購有兩種運營模式。一種是“國內賣家、國內買家”,賣家一般通過品牌國外官網購買產品,然后由官網郵寄至當地快遞公司,再由快遞公司發送至國內。另一種則是“國外賣家、國內買家”,賣家本身在海外通過各種渠道采購產品,然后發送至國內。無論哪種模式,支撐其運營的關鍵在于個人郵寄產品的“免稅優惠”。個人消費者通過代購一般購買兩種產品,一種是國內市場價格比國外市場高的產品,另一種是國內市場沒有的產品。
一位美國代購賣家魔羯對本報表示:“我們以前郵寄產品基本上不交進口稅,或者說交很少。因為一般我們會把發貨規模盡量控制在500元免征額的范圍以內。”
據悉,在2007年海關總署發布的《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個人郵遞物品完稅價格表》中,化妝品類別產品稅率為50%,香水、乳液、粉底的完稅價都是每件100元,凈精華液為150元,唇膏、睫毛膏、指甲油等為50元。上海海關相關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只要產品的實際價格在海關確定的完稅價格的1/3至3倍的區間內,均按照完稅價格收取進口稅,否則將按照產品實際價格征稅。也就是說實際價格在33~300元的香水、粉底、乳液的稅額為50元,實際價格在50~450元的精華液稅額為75元,實際價格在20元~150元的唇膏、睫毛膏、指甲油的稅額為25元。
賣家魔羯表示:“我代購的倩碧產品價格基本都在海關確定的完稅價格范圍之內,以前比如代購10個倩碧黃油,應征稅額為500元,予以免征。即使超過10個,只用繳納超出500元的那部分。但現在只要代購超過1個倩碧黃油,就已經需要繳納50元的稅費。”
另一位代購賣家則表示,新的政策會壓縮一部分商家利潤空間。“代購成本的增加我們只能一部分自己承擔,一部分買家承擔。因為我自己在美國,那么我可以盡量挑選商家進行促銷活動的時候,去采購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