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漫漫
在19日的《報告》中還顯示,團購網站已經迅速增加到1000多家,在團購網站市場交易份額中,排名前14位的網站共占有93.9%的市場份額,其余超過1200家網站只能競逐剩余的6.1%。其中,拉手網以20%的國內市場份額占據首位,美團網以19.8%緊隨其后,而糯米網則以10.3%份額位列第三。這3家主要團購網站的市場占有率就已超過50%。
創新工場CEO李開復曾在其微博中對國內團購未來進行大膽預測,他認為團購大戰后只會剩下約10家團購網站,而拉手網吳波甚至預測最后做服務類的團購網站只會剩下5家。在這樣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壓力之大可想而知。“爆發式增長”開始遭遇團購陷阱頻現、售后無法保障、消費者維權難等種種問題,消費者對團購網站的誠信不斷產生懷疑,這也成為制約網絡團購行業發展的瓶頸。
根據喬·吉拉德的250定律,趕走了一個客戶就意味著趕走了250個客戶,按照現有的團購人數,如果有一萬人遭遇團購欺詐,那就意味著團購網站將受到250萬客戶的質疑,這對于建立品牌和增強品牌的美譽度來說,無疑是最為致命的。團購網站從本質上講,既沒有核心技術,也沒有核心產品,靠的就是“品牌”。這種品牌對于消費者來說是一種消費品牌,對于內容提供商來說則是一種渠道品牌。建立品牌的核心在于“定位”,定位自己的消費人群和產品行業,而且這種定位應該是精準的,精準到行業、消費人群和地域。從整個盈利模式上來說,團購網站更大的比重在于品牌建設,品牌建設的最終目的是將“品牌推廣”過程變成用戶的“購買”過程。未來團購網站之間的競爭不僅局限于產品的競爭和市場推廣的競爭,更多的將聚焦在品牌的競爭,因此團購網站在異地擴張的同時也要注意保護自己的品牌,加強自身的可信度,避免盲目追求一時的商業利益而對品牌形象造成損害。
面對國內團購市場的混亂現象,日前商務部直屬機構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已經推出團購行業誠信資質認證和評級標準。申請認證的團購網站必須如實填報相關材料。這也是國內首個針對團購新興電子商務模式的監督措施。陳壽送認為,監管的出現是促進市場調整的信號,這次從模式出現到監管政策到位的區間較短,相對于其他模式如網上零售、視頻、游戲等,監管執行速度已經大幅提升。當然,團購已呈亂狀,后期商務部在監管方面會顯得獨木難支,執行到位還需要其他部門協同。另外,信用認證的具體執行如何做到透明有效,真正對行業的發展起到規范作用,還需要更多的參與者加入監管體制的建設當中。
團購網站在全面鋪開的同時,服務商也需要具備可信賴的品牌、豐富的資源、強大的整合能力、完善的服務體系等多種保障,才能持續做大做強團購服務。團購網站的異地擴張之路依然漫長而艱辛。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