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互聯網上"水軍"泛濫,用戶和企業都無法判斷這些信息是否出自消費者的真實意愿。” ]
“打死人絕對是一個偶然事件,但因促銷而發生爭執,甚至大打出手,在家電行業卻是一種常態。”國內一家彩電企業高層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不僅在白電行業,在黑電和小家電行業同樣如此,當中國家電市場從增量市場搶份額,轉變為搶奪存量市場時,企業之間市場競爭的容忍度其實已經下降到極限。
“有些企業會專人雇網絡"水軍",在網絡的知名貼吧上粘貼競爭對手的負面信息,惡性攻擊其產品、市場策略等各個方面。這種現象在家電企業最為嚴重。”北京一家負責網絡媒體推廣的負責人指出,他們公司其中一項服務項目就是,在網絡貼吧里刪除這些負面信息,“每天不斷涌出新的負面帖子,我已不勝其煩。”
“有些一看就知道是在搞事,甚至用同一個IP地址頻頻發出同一信息,這根本不是消費者所為。”上述負責人說。
記者登錄東方財富網和百度的貼吧,輸入“美的”、“格力”、“海爾”、“格蘭仕”等知名家電品牌,負面信息舉不勝舉,涉及產品質量、服務、員工待遇等等,幾乎包羅萬象,有些言辭真的很難讓人恭維。
近日,百度貼吧事業部總經理舒迅即在“2010中國網絡營銷高峰論壇”上公開表示,貼吧平均每天刪除的帖子數高達100萬,其中最大一個原因就是一些低劣的社區營銷公司采用機器手段自動向貼吧發布信息。
“當前互聯網上"水軍"泛濫,用戶和企業都無法判斷這些信息是否出自消費者的真實意愿。”舒迅說。
其實,事實一切緣于激烈的市場競爭。
今年“3·15”活動期間,海爾也在南昌上演了“打架門”事件。而近日媒體也報道,在中秋、國慶假日期間,單單九陽與美的之間發生的促銷摩擦就有約50起。
“有些也是企業自己埋下促銷員爭執的惡果。”一位曾負責格蘭仕促銷員培訓工作的知情人士透露,格蘭仕在培訓中會將競爭對手的產品進行剖解和分析,并告知該產品技術和質量缺點,以及自己產品的優點,至于促銷員如何應用這些知識,就看促銷員自己了,“所以在賣場中,粗言惡語,詆毀競爭對手的事件經常發生。”
資深家電問題研究專家羅清啟指出,目前國內家電行業所出現的惡性競爭,一方面緣于市場競爭激烈,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產品都處于同質化競爭,造成消費者對品牌和產品認知度不高,致使企業在營銷時不惜把行業內競爭對手的“私處”全部展現給消費者,使行業陷入困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