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用越來越多的詞語描繪“水軍”的強大和無孔不入時,有資深行業人士告訴TechWeb,其實水軍本身并不具有攻擊性,也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水軍背后站著的層層關系網,而這些網操縱著水軍,也操縱著水軍的每一次發言方向,但是他們卻極少露面,“他們總是把自己藏的很深”。
水軍背后站著的神秘人
在《追溯“水軍”:養兵千日用于一時的論壇大帳號》一文中,已經詳細介紹了水軍也就是大帳號的衍生歷程。而這些大帳號發展至今,已經演變為無處不在,不僅僅在論壇,網上所有可以發表留言的地方,都可以看到“水軍”的身影。
該內幕人士稱,其實這些輿論并不是水軍造成的,而是站在水軍身后層層關系網,“水軍后面站著的是一些不具有執照的工作室,應該說是作坊更恰當些,因為他們普遍工作條件都比較簡陋,而這些工作室的背后站著的是公關公司,而且往往是好幾個公關公司”。
他透露,因為這些工作室并不具備營業資格,所以具備抵御風險的壓力,萬一遇到麻煩,就可以消失的無影無蹤,至于水軍更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無數的ID。
水軍是傳播產業鏈的最底層
“其實水軍自身的能量很小,他們受雇也受制于他們的上層,也就是那些小作坊,至于公關公司,他們一般也接觸不到。”
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水軍的使命也被賦予新的色彩,而不僅僅是曾經的日常傳播,攻擊競爭對手,歪曲事實,混淆視聽也成了其工作屬性之一。“蒙牛伊利事件”就是例證。
“蒙牛伊利事件”據報道稱,這一行動的主要目的是“借《生命時報》《京華時報》在內的幾篇曝光中國魚油市場亂象的文章,引發公眾關注魚油質量問題、強化藻油 DHA優于魚油DHA的認知”。這份被曝光的計劃不但沒有成為毀滅對手的“生物炸彈”,反而變成了“蒙牛之恥”,導致蒙牛面臨嚴厲的法律訴訟,企業聲譽掃地,后續效應仍在進一步發酵。
而在這起事件中,水軍顯然充當的是不光彩的角色,但是其幕后的公關公司也被挖了出來,而他們才是這起事件的主導。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