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觀察》報道, 最近武漢市國稅局開出了國內第一張網店征稅單,向淘寶網上一家名叫“我的1%”的店鋪征稅430多萬元。有消息說,武漢市國稅局的這次行動僅僅是一個開端,接下來武漢市將把轄區內所有淘寶皇冠級以上的網店都納入到稅收征管的范圍。
2010年7月1日起,我國內地網店開始實行實名制,實名制之后網店是否征稅就成了焦點問題。我國現行的稅法規定,只要發生或者存在應稅行為的事實,屬于征稅范圍就賦有納稅的義務,需要交納稅款。網上開店雖然是新的經營方式,也存在著商品供銷的行為,也就擁有不爭的應稅行為事實。
在網店征稅前景不明朗的時候,武漢率先拉開個人網店征稅的大門,將會對整個電子商務的生態環境產生怎樣的影響?向網店征稅具體又該怎么征?什么時候會大范圍內鋪開?又會不會有特殊的優惠政策?對此,經濟之聲特約觀察員、廣州尚道女性營銷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桓進行分析和評論。
主持人:武漢開出了全國首張網店稅單,這對于網上開店的店主來說意味著什么呢?
張桓:我覺得意味著規范即將到來,同時成本也會有一定的增加。
主持人:是不是在釋放一種信號,未來網店征稅將會全面推廣到所有的網店?
張桓:這是應該的,也是國家會去做的一件事情,只是時間和節奏怎么把握的問題。比如說哪些城市開始試點,從什么樣的網店開始。但網店征稅是必然的。
主持人:成本上升,在網店購物價格便宜的優勢是不是也將會一去不復返了呢?
張桓:這個應該不會。網店的低成本,除了稅收方面,還有很多。比如說供應量的整合,大規模的采購,很多原因造成了低成本,而不僅僅是稅收。所以說,網店征稅會有影響,但是不會太大,尤其是對于一些大型的網店,比如三皇冠、四皇冠以上級別的淘寶商家,整個成本不會增加太多。
主持人:所以對于消費者來說即使是征稅之后依然可以在網上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是吧?
張桓:相對傳統渠道而言,成本還是比較低的。
主持人:您認為網店征稅將會對給網店的生存環境帶來一些什么樣的改變呢?
張桓:增加稅收會對一些中小店主有很大的影響,因為成本急劇增加,店的規模又沒有上去。而對于一些皇冠級的店主,或者是淘寶商城的傳統品牌的影響會很少。
主持人:征稅會不會引發網店關門的浪潮呢?會不會削弱網絡購物的這種競爭力呢?
張桓:這肯定會引起很多普通的中小淘寶店關門,比如兼職的店主,或者一些做個性化店鋪的店主。但我覺得對大部分網店而言,影響不會太大。
主持人:有的店主表示,大多數個人網店的經營狀況其實很一般,經營目的也是為了養家糊口,針對這一部分的網絡商鋪,如果也采取征稅的話,是不是應該根據具體的情況區別對待,有這樣的可能性么?
張桓:我覺得淘寶商城的傳統品牌,以及四皇冠、五皇冠以上的大商家更應該是征稅的對象,我不建議向中小店主的征稅,這樣會破壞整個網絡購物的生態環境。我覺得甚至不應該從武漢開始,因為武漢本身是傳統經濟為主導的城市,這么做會使網絡經濟的店主出逃到其他城市。從杭州開始做試點比較好,畢竟杭州是全球電子商務的基地。
主持人:具體的征收實施過程當中,您覺得還需要重點考慮哪些方面的問題呢?
張桓:第一,根據店的規模、銷量多少的不同,征收的稅點不一樣,或者政策不一樣。第二,針對不同的行業,采取不同的稅點,因為每個行業的利潤不同。就像傳統經濟一樣,有些個體戶稅收得低,有些產業稅收得很低。最后,根據不同的城市,采取的稅點也不一樣。比如有些城市特別的發達,或者整個產業鏈比較完整,可以多收一點。
主持人:還有一個問題,國稅部門針對像B2C網站,比如淘寶網上的個人網絡商鋪進行征稅,會不會與B2C網站的利益產生沖突?
張桓:會。從長遠看,電子商務平臺和傳統經濟一樣,個體戶或小店肯定會和傳統的商家、專賣店發生沖突。把線上、線下的渠道做個類比,未來是一樣的,肯定會有沖突。
主持人:看起來征稅會帶來很多的矛盾和問題。您覺得怎么才能把這些矛盾盡可能的避免到最小?把它的好處發揮到最大呢?目前來看我們應該通過一些怎樣的手段?
張桓:首先應該選擇一個比較好的品類,比如說淘寶上假貨比較多的品類,像藥品、保健品、化妝品,這些應該收重稅。收重稅是為了杜絕假貨,因為很多假貨、水貨的出現是因為要避稅。第二,針對一些淘寶商城的大商家征稅,這樣更利于規范整個市場。當大商家為了合理避稅,必須做大規模的時候,整個市場相對就干凈很多。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