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個體版權意識不強,運營商也難辭其咎,應如何兼顧用戶利益與商業利益,做到“技術中立”?
在資訊鋪天蓋地,信息唾手可得,復制粘貼如此便捷的今天,保護版權、維護原創已成為日益迫切的問題,正如和菜頭所說,“沒有對版權的保護,原創信息沒有任何價值,只有分享者而無創造者的信息分享平臺沒有存在價值。”如果創作者的努力一再被傷害,創作的熱情就會消退。
鄭淵潔感慨,自己已明顯減少發布那些對新聞進行評論和重新編排的微博,“不敢了,把我給弄走了。這樣下去,好的東西會越來越少。”
阿道斯·赫胥黎曾言,人類將毀于自己所迷戀的東西,需警惕“幾近無限的消遣取樂的欲望”,如果微博的“營養”持續流失,在“復制”與“粘貼”泛濫中淪為消遣的工具,這必將是我們不愿接受的結局。
“微博短而無版權”?錯!
怎么看微博抄襲現象,以及當前對這一問題的討論?
許超:應該這樣思考問題,做出判斷: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第一,侵權不侵權;第二,侵犯何權;第三,應當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王遷:140字足以構成作品。如果它是作品,不管首發在什么地方,都受保護。運營商只是提供一個平臺,我認為轉載侵權的問題,主要出在轉載者身上。而我相信,絕大多數發布者是愿意看到自己的信息被轉發的,他們只是反對刪除作者署名和篡改內容。
鄭淵潔:絕大多數人是尊重知識產權的,但有的人不行。微博內容肯定可以分享,而且在網上看微博都是不花錢的,但是拜托,一定要轉發!你這一轉發,我鄭淵潔的名字還在上面,你為什么不愿意省事按一個鍵而用復制的方式呢?更費事啊!還是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就是為了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
和菜頭:直接將他人的原創微博不署名進行復制,以個人名義發布,這是標準的抄襲。這種行為直接把別人的智慧產權竊為己有,是毫無疑問的盜竊。同時,這種行為阻斷了讀者了解和認識真實作者的路徑,是確鑿無疑的欺詐。有人以“微博短而無版權”作為理由,這是愛慕虛榮的賊在給自己擦粉。
微博抄襲現象大量出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鄭淵潔:兩個原因,一是教育的失敗。從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就告訴孩子,讓他們背別人的文章去考試,還有大量背好字好句,這真是毀人,他長大以后,會覺得這樣沒什么,沒有尊重他人的著作權和知識成果的法律意識。
再是想炫耀自己的才華。自己寫不出來好的東西,就把別人的東西拿過來,其實是炫耀自己的才華,但你炫耀的必須是屬于你自己的東西。
和菜頭:微博抄襲的本質是占有,一旦抄襲完成,一條有價值的信息就永久為自己所用,這可能是問題的關鍵。
如何保護微博版權?
許超:第一,要普法。跟十年前相比,知識產權、著作權、版權等,人們已不陌生,但還沒有做到人人都知道,我認為這需要人人都知道。因為每一個人用互聯網的人都可能成為作者,著作權法就是作者的“娘家法”,如果連自己的權利是什么都不知道,更談不上尊重別人的權利了。
第二,對技術的發展要密切關注,這個主要對立法者而言,手中有立法權的人要緊跟技術,如果立法者對這些東西很遲鈍,立的法就會滯后。
第三,現行的法律,比較大的問題是執法,除了網民的欠缺,執法部門也做得不夠,執法這一塊也有比較大的問題,就法律本身而言,基本已經到位了。
第四,立法也不是沒有可完善之處,法律沒有技術發展那么快,我國、乃至全世界,所有國家立法都滯后,這是一個全球面臨的共同問題。
王遷:微博作為特殊的媒體,絕大多數發布者是愿意看到自己的信息被轉發的,微博的運營商可以跟博主簽一個合同:你只要在我這發微博,就默認可以讓別人轉載,但是轉載要保持署名且不能篡改信息。但是一定要給博主一個選擇,如果博主不愿意,可以在相應的地方打鉤,使系統自動阻止他人轉載,或者提供信息如“博主不允許轉載”,這樣做相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減少侵權。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