痼疾
“那些愛占便宜的顧客回頭率實在太低了,對生意幫助不大,還不如做好口碑吸引附近的鄰居光顧。”一家海鮮火鍋城的羅姓老板拒絕再用團購做推廣。
和羅老板一樣放棄團購的還有臺灣電子商務網站“耀點100”。該公司4月份在一家大型團購網站發放2萬張優惠券后,就決定不再嘗試。COO張鈿浤認為,“這種方式不那么理想”。
團購的客戶中,電商只占很小的比例,而羅老板那樣的線下商戶卻不在少數。他們是團購網站的“上游”,也是團購網站的傭金來源——這筆費用的多少要看各家團購網站自己的本事。目前,團購網站的傭金返點在10%左右。
在團購的游戲規則中,折扣越大消費者才會覺得越劃算,但商家賣得越多就越虧。由于廣告費用和服務能力有限,商家希望把這筆“虧損”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因此都會設一個上限,而不是越多越好——這顯然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團購網站的收入。“人力成本”成為另一個大難題。目前排名居前的團購網站都在全國大肆擴張,卻無法形成規模效應,每增加一個城市,盡管其IT系統可以復制,但人員成本卻居高不下——因為當地的商家必須有人上門溝通。
窩窩團7月份在日照市的單月收入接近150萬,是該公司收入最少的城市。徐茂棟稱,他要求其他分公司都不能低于這個規模,因為現在每新開一個城市大約要新增20人。而在美國,Groupon僅靠一個呼叫中心就能搞定全國的商家。
除了少數全國連鎖大品牌外,飯館、美容、電影院等商戶的本地屬性過強,無法進行全國統一采購。而如果做實物,統一采購才能形成規模優勢,卻又要涉及到物流、倉儲等硬成本。基于這個原因,目前國內團購網站中90%的團購內容都是吃喝玩樂,僅有5%~10%是實物團。
即使是對于喜歡它的商家,團購這種推廣模式也不是能夠長時間采用的——垂直家居網店“優雅100”剛剛成立不久,CEO陳騰華偏愛團購。6月份,他在團購網站上做的優惠券廣告額占總市場費用的40%。7月份,他卻一分錢也沒投給團購網站,而是選擇了搜索、網站聯盟和定向廣告等其他方式。在陳騰華看來,團購這種廣告模式需要“有節奏”。
唇亡齒寒
過去的一年多里,團購網站更像一個“二傳手”。
從VC們那里融來的錢,或被變成廣告貼在了地鐵站墻、公交車身,或買下導航網站的首頁鏈接,或幻化成搜索引擎的關鍵字,或在電梯里分眾傳媒的液晶屏上“滾動”……
2011年,美團網的廣告預算為1.3億元,糯米網為2億元,團寶網更是高達5.5億元。
團購融來的資金正快速散發到互聯網的主流營銷渠道中,后果“很嚴重”——門戶網站和搜索引擎關鍵字以及導航網站的價格被推高,導致整個電子商務的綜合推廣成本上漲了30%~50%。百度的搜索引擎競價排名費用據說也上漲了30%。
陳騰華透露,現在導航網址站中,360導航、hao123等網址站的首頁價格上漲迅速,從2009年的幾萬元已經上漲到了幾十萬元,換句話來形容這個漲價速度,就是“價格每個月都在翻倍”。
團購網站之間的廣告大戰悄然偃旗息鼓。“最近三四個月沒有再增加市場費用。”杜一楠稱。“熱錢并不少,但是投資人變得更加小心翼翼了。”陳騰華說,現在是VC們最好的殺價時機,那些缺錢的、運營不佳的中小團購網站,要么降低估值出讓更多股份,要么就是燒光錢等死。
在徐茂棟看來,尚未完善造血功能的團購網站將會大批死去,行業里最多只會剩下10家;王興估計這個數字是5家;陳騰華則認為,如果按照團購的基本屬性——廣告媒體平臺來看,最后可能存活的估計只有2家。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