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寧和他的整個設計銷售工作團隊。中間騎自行車的年輕人為公司創辦人李寧。
一家沒有門市、沒有倉庫的家具經銷商風靡英國;公司創辦人是29歲的華裔青年。
對于英國人而言,購買家具是一件苦不堪言的事情。為節省資金,宜家等眾多知名大型家具商,通常將店面安排在城市郊區。消費者不僅要忍受一兩個小時的乏味車程,還得為找停車位而頭疼。一貫優雅的英國人,常為此罵罵咧咧,怨言不斷。
橘子般的沙發椅,399英鎊;蜂巢形的書架,250英鎊;鏈條狀的茶幾,399英鎊;波浪形的儲物架,49英鎊……最近,一家沒有門面和倉庫的家具公司,卻將家具店開到了“每個英國人家門口”,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眼球。
這家名為Made.com的家具經銷商,在官網上傳了眾多造型新潮的家具設計圖,讓網友投票決定下一個生產的家具。消費者足不出戶,便能直接從生產廠家處購買到心儀的家具。令人意外的是,這么前衛的家具店主,竟是祖籍佛山的29歲華人李寧。

Made.com網站上的家具促銷廣告。
大差價,大生意
談到為何創辦一家網絡家具公司,李寧回憶起自己多年前一次購家具的經歷。
“那次,我本想添置一個皮革沙發,我相中了一個著名設計師設計的高端沙發,”他說,“當我聽到那個沙發價值3000英鎊時,這個瘋狂的價格讓我大吃一驚。”
正當他下決心掏錢時,一個兒時的玩伴給他打了一個電話。這個朋友剛剛接手父母的家具生產工廠,而這家工廠正是這個沙發的生產商。
朋友告訴李寧,這個名貴沙發的出廠價格其實只有250英鎊。他直接從朋友那里購買了沙發,整整節約了2750英鎊,這次經歷引起了他對家具市場的濃厚興趣。
“一件家具從工廠到消費者家中,中途有很多中間商參與,家具價格無形中不斷被抬高。”敏銳的商業嗅覺讓李寧察覺了個中商機。
于是他開始設想,能否將消費者直接與家具生產商聯系起來,他說:“這應該是一門好生意。”
在他看來,自宜家等知名品牌領軍家具市場后,50多年來,家具市場一直缺乏改革和創新,是時候有人去“攪一攪這潭死水了”。
近些年來,隨著網絡的發展,電子商務無孔不入,眾多行業都披上了互聯網的外衣。李寧說:“家具業是互聯網尚未染指的少數行業之一,我希望自己能改變這一局面。”2010年夏天,李寧創辦了Made.com。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