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2
配送費夠買兩斤蔬菜老人家不干
此外,有網友表示,3元、5元的配送費相對來說偏高,尤其是買菜的金額通常較小,相比之下就顯得不劃算。“要是只買十幾元錢的菜,要加5元錢的配送費,那就虧大了”。
“因受到成本上漲的壓力,今年我們無奈將配送費從原有的3元提高到5元”, 張樑稱,但一提高配送費之后,不少街坊就不干了。菜價便宜時,5元至少可買到兩斤蔬菜,很多老年人覺著不合算,不如用配送費直接在菜市場多買兩斤蔬菜更合算。因為配送費,讓買菜主力軍——老年人難以成為網上買菜群體。
原因3
新鮮蔬果運送易損耗,街坊不滿意
除網站經營的不成熟外,接受記者采訪的多家賣菜網認為,網上賣菜慘淡一時還與目前消費者買菜的習慣有比較大的關聯。覃偉認為,老廣買菜還是喜歡眼見為實,即使是工作人員精挑細選的鮮嫩蔬菜,送貨上門時,街坊還是覺著不如網上圖片上的鮮嫩欲滴。其次,新鮮蔬菜的配送物流容易損耗,在經歷挑選、包裹及路途運送等幾個環節后,會影響蔬菜在直觀上的新鮮度。
“而且很多老年人都把賣菜作為生活的一部分,去菜市場買菜或講價成為生活樂趣之一”, 覃偉認為,在短時期內,市民的買菜習慣難以改變。
解決之道
借鑒快遞物流方式保證強有力的配送
盡管賣菜網難以持續,但多家賣菜網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多對這一購物模式仍表示十分有信心,對于目前發展迅速的網上購物來說,市民已經廣泛接受并喜愛,買衣買鞋都在網上,為什么就不能網上買菜呢?
“賣菜網首先攻堅的就是物流問題”,覃偉認為,可以借鑒目前物流操作十分成熟的快遞公司,在任何地點均能在幾個小時內上門收件,首先保證網站強有力的物流配送硬件服務,增加配送人員數量,實行分人分區負責,在最大程度上實現在短時間內專人專職送貨上門,保持暢通的物流配送渠道。
直接向農戶采購
降低中間環節成本
“買菜網應重視規模效應,和傳統菜場相比既要有價格優勢又要有質量優勢,比較好的辦法就是有一手貨源。網站可以直接向農戶訂購。批發比較方便,但做大了無法保證質和量,最好的辦法還是達到一定規模后直接和郊區農戶訂購”,意欲兩年內東山再起的“誼萬家”網上賣菜在經歷倒閉后,認為以掌握一手的菜源、降低中間環節成本,以薄利做大量的方式,依然可以將網上賣菜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