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6日,小米公司決定做米聊,深度模仿海外頗受歡迎的智能手機語音聊天應用Kik.12月23日米聊發布;半年過去了,米聊用戶超過400萬。2011年1月騰訊迅速跟進,推出"微信".時至今日,微信的用戶數已破兩億。于是,所有的創業者都必須面對一個問題,如果騰訊做了,怎么辦?如果百度做了,怎么辦?如果阿里做了,怎么辦?
然而,令創業者們防不勝防的是,這個它們已經不再局限于騰訊、百度、阿里這樣的互聯網巨頭,已經不再局限于移動、聯通、電信這樣的通信巨頭……巨頭遍地都是,各行各業都來搶飯碗。今年7月,一款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名為"航旅縱橫"的應用上線,數據直接來源于中國民航信息集團最新發布的航班動態,因為信息更加及時準確,還能提供機票真偽檢測、座位預先選、儲存所有出行記錄等功能,目前已迅速秒殺了很多類似的應用。
春天,移動互聯網行業的創業者們辛辛苦苦耕種;秋天,巨頭們輕輕松松地收獲。巨頭們奔走相告秋收的喜悅時,在春天耕種的那些創業者們,卻在秋天品嘗苦澀的果實。這就是很多移動互聯網創業的真實寫照。
第三,創業成本奇高。
有人會說,創業者們可以繞開巨頭,做那些巨頭們不愿做或者不屑于去做的領域。沒錯,這樣是沒有巨頭的威脅,但由于移動互聯網的火熱,相關人員的薪水高得嚇人。有個一年半載開發經驗的開發人員,薪水必須一萬元起,有個兩三年經驗者,動輒兩三萬元。
你也可以自己慢慢培養技術人員。但這個行業發展太快,不容你慢慢培養。即使容你慢慢培養,巨頭們一擲千金,你是留不住人的,你是在為巨頭培養人才。
當然,創新乏力也是移動互聯網產業存在的問題。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說道:"只有那些從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會跌入坑中。"對于現階段的移動互聯網產業,我用一句時髦話來形容--"仰望星空,腳踏實地".10年前,我們可以仰望星空,隨便指一片云彩,這是我的;10年后,我們只能腳踏實地,更多需要為傳統商業服務。創新的火種永不滅,但越來越難。
移動互聯網領域,非草根創業者們的樂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